屠呦呦喜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令国人兴奋不已。严格讲,青蒿素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产物,这使人不由想起了一个已经时过境迁的名词——“西学中”。其实,这一硕果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结出的。
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医学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格外重视。1955年,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导下,卫生部在北京组织举办了首届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并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从此,在全国各地,“西学中”班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出现,一批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的西医(药)有识之士,满怀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创中国新医学的远大抱负,以极大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投身到了这一行列,由此,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医学体系——中西医结合医学。
此后,以这批“西学中”人员为骨干,结合中医药人员,在中国医学史上开拓性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术发展,促进了中医药学走向世界。
尽管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其极高的应用价值,使它显示出了十分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现行医疗体系中,很多中医师已将西医学的诊疗方法纳入到临证实践中,作为诊治疾病不可缺少的手段,而西医也少有不开中药的。
既然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多中西医结合的成绩,那么“西学中”的提法和做法是否就过时了呢?其实,从目前我国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来看,不但不过时,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
在西方医学发展史上,经历了从通科到专科,再到现在的全科与专科并行的过程;而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一历程还要在我国重现。也就是说,在西医队伍中也要分化为全科与专科这两大阵营。
目前,国家已经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但在人才培养上决不能沿袭西医人才培养之路。我国的全科医生应该具有中国特色,这样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全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专科向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都应开设中医课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加大“西学中”的力度。
这是因为只有能够贯通东西、兼具中西两种技能的全科医生才能真正胜任中国式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才能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医学体系的需要。
通晓中医学的人都知道,中医是世界通科医疗的典范,并一直保持着完整的体系。而了解全科医学的人也知道,从通科医疗发展而来的全科医学,与中医学有着相同的思维方法、相同的研究对象、相同的服务领域、相同的临床实践、相同的奋斗目标。由于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极易融为一体。
如东南亚一些国家正在全科医疗中应用经过创新的中医适宜技术;美国的家庭医生诊所甚至置有我国的赤脚医生挂图;而我国的全科医学先行者则对中医有着极高的评价。
从我国的医疗发展来看,社区是中西医最好的结合点,是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用武之地,由此也会开辟出中医药发展的新天地,创造出新成果。中国的基层医疗和基层医生曾经在初级卫生保健中做出过显著成绩,相信,具有中国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生,也一定能为人类健康做出新贡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