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中医院西化问题如何破解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曾定伦 时间:2012-01-31 14:32:00
  • 核心提示:  当前中医院西化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中医院领导认为只有发展西医才有出路。临床中以西医药为主,中医药为辅的现象很常见。就拿重庆市来讲,中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所占比例仅为20%左右,而病房基本上都是用西药和西医手

      当前中医院西化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中医院领导认为只有发展西医才有出路。临床中以西医药为主,中医药为辅的现象很常见。就拿重庆市来讲,中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所占比例仅为20%左右,而病房基本上都是用西药和西医手段进行治疗。

      中医医院西化有原因

      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法》呼吁了很多年至今尚未出台,当前许多中医的管理法规、政策都是沿用西医的。比如,现行《药品管理法》主要是参考了西方管理西药的法律法规和经验制订的,用来管理理论、体系都不一样,且情况非常特殊的中药显然不合适。

      忽视中医院内涵建设

      这些年各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针对中医院家底薄、规模小的实际情况,看准有利时机,着重抓了中医的机构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及经济效益,使各地的中医院规模和硬件设施普遍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中医机构的内涵建设,没有把中医治疗率、中药使用率、中医参与率这些事关中医院办院性质、办院方向的关键指标作为刚性指标对中医院进行考核。

      中医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中医院校的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忽视专业思想教育,在教学上中、西学时几乎对半开;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灌输,临床时间太少,在进入中医院后需要从头学起。

      中医院住院医生培养制度需要改革。中医院校学生毕业一分到医院多是被安置到西医氛围浓厚的住院部。几年住院医下来,整天和抗生素、大输液打交道,又没有中医老师手把手地悉心指导,不但中医水平得不到提高,从事中医的自豪感、自尊心也被慢慢磨掉了。

      保障机制不健全 相关政策不配套

      中医院财政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中医院虽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却是差额拨款,吃饭主要靠自己,许多中医院工资性支出中,国家拨款所占比例不足20%,存在巨大的缺口。这就迫使中医院不得不千方百计去挣钱。

      传统中医主要靠中药、手法治疗挣钱,同样治好一个病人,收入只有综合医院的几分之一。按理说,为病人、为企业、为国家节省了钱,对社会做的贡献更大,政府应该给予更大的补偿,但目前的投入往往并不比综合医院多。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趋利、逐利是一切经济实体的天然本能,当政府对医院的补偿不到位时,怎能要求中医院不拼命去发展西医,购置设备挣钱呢?

      相关政策不配套

      医保报销政策不配套,虽然政府相关部门明确要求在医保报销方面对中医院、综合医院一视同仁,在报销比例上予以倾斜,但事实上并未落到实处。许多区县医保中心仍然只确定一所市级西医院为区县医院的转诊医院;在确定特殊病种定点医院时,市医保部门规定,除癌症病人外,只许病人选择一所医院,由于西医在急诊方面的优势,许多病人只好选择一所西医院,这就将中医院排除在外。

      对中医院院内制剂、科研等没有制订出体现中医特点,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相关政策,仍然按西药制剂、西医科研的模式进行管理,这实际上不利于中医制剂、中医科研的发展。

      中医院如何突破西化的怪圈

      选配好院长,确保坚持中医办院方向

      一院之长很重要,组织部门除了要按《干部任职条件》进行选拔外,一定要把热不热爱中医,坚不坚持中医的办院方向,愿不愿为中医事业奋斗终身作为担任中医院院长的必要条件加以考查。

      专业队伍以中医药人员为主体

      中医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一定要以中医药人员为主,所占比例不能低于75%,上级主管部门要为此制订严格的规定,这是确保中医院性质不变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狠抓中医医院的内涵建设

      中医院要把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保持中医的办院方向,作为关系中医事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的方针,把中医治疗率、中药使用率、中医参与率作为对中医院临床各科的刚性指标进行考核,作为科主任,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改革中医教育,培养合格接班人

      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质量非常重要,但大力加强现职中医师继续教育工作,确保中医院在岗专业人员永走中医路也很重要。

      一是推行新入职中医师拜师制度。医院不要急着让毕业生上住院部,要选派专业思想牢固、中医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中医生给他们当老师,让他们给老师在临床上当两年中医学徒,既使他们见识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巩固专业思想,又使他们学到了老师的临床经验并积累一定人气,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中医院内西医要学习中医。对中医院的西医专业人员要分期分批送到中医院校脱产学习2年中医,将这部分人员转化为中医事业的生力军。

      三是建立医院人才培训专项基金,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参加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组织专家编写中医的权威继续教育教材,用中医药及其相关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武装中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头脑,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增强为病人服务的本领。

      四是常年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全体员工都明白;国家办中医院的目的是什么?中医院人的使命是什么?从而树立起为发展中医事业奋斗终身的雄心大志。

      强化对中医院的行政管理与督导

      各级中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对中医院的管理督导。要采取坚决措施,坚决纠正中医院重西轻中,偏离中医办院方向的倾向;国家要制定强有力的中医医院管理条例,把突出中医特色,坚持中医院的办院方向等指标作为中医院考核的标准,也作为对中医院院长年度考核是否称职、任期目标是否完成,职务是否继续聘用的重要条件。

      要坚持同行评议,充分发挥中医专家的咨询作用,经常听取他们对如何办好中医院的意见。要树立先进典型,对坚持中医办院方向,突出中医特色,成绩突出的要大力表彰。

      改革中医补偿机制,完善政策配套措施

      一是加大国家对中医院的投入,促进中医快速发展。鉴于中医院基础差、底子薄,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医院支持力度,将中医院纳入全额拨款单位,使中医院无后顾之忧。

      二是增加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对中医药的扶持性政策。各级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管理机构在确定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定点单位及特殊病种定点单位时,应允许病人同时选择中医院和西医院。报销办法应加大对中医药的报销比例,鼓励以中医药为主治疗各种疾病。

      三是国家应针对中医药的特殊情况,制定《中医法》,纠正用管理西医的办法管理中医,用西医标准衡量评价中医等“以西律中”的做法。制定《中药药品管理法》,不再用管理西药的方法去管理中药。对中医院传统中药制剂应当实行备案管理的办法,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