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用疗效回应质疑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时间:2011-12-27 19:46:00
  • 核心提示:  笔者在自己的微博上说:“若按某些批判中医者的观点,‘取消中医’就相当于‘取消文化’。因为中医药是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国家已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到最高点,当

      笔者在自己的微博上说:“若按某些批判中医者的观点,‘取消中医’就相当于‘取消文化’。因为中医药是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国家已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到最高点,当中也包含要把中医、中医文化作为重点来发展。”

      不想,竟然有批判中医者对此微博感兴趣,回复说,“文化是文化,中医是中医。中医是巫术、骗术。”一开始我还据理力争,但几个回合下来发现完全没有必要。

      其实,近一个世纪以来,批判中医者总爱以自己的理解,揪住中医药里的某些问题进行批判,并引来无数关注。这是他们从中得利的“有效方法”。但笔者认为,在种种攻击面前,中医人没必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指出对方言论中的错误。而应埋头于学术继承与发展,用提高临床疗效来说话。相信在“用中医治疗就有希望”成为共识时,没有多少在口头上批判中医的人会放弃希望。比如,凌峰教授用中医方法,治愈被现代医学认为无法救治的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不要被批判者“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多样的方法和鲜明的特色,从临床到科普、从调护到养生,全面让老百姓了解和接受中医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