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甘肃庆阳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林 夏小军 陆晓峰 时间:2011-10-10 16:15:00
  • 核心提示: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国家、甘肃省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给庆阳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使庆阳市中医医院,在促进全市中医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头作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国家、甘肃省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给庆阳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使庆阳市中医医院,在促进全市中医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

      以人为本

      加强人才培养,壮大中医队伍

      人才引进,顺应就业形势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市委、市政府重视中医药人才引进,按不同学历分层次为市、县、乡等机构补充中医专业人员,建立起以市级中医院为龙头,以县级、乡镇社区为网络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近几年,庆阳市中医医院先后引进硕士研究生十多名,分别在不同的岗位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同时,重视中医传承,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等方法,对原有人员进行高层次培训,在医院内部采用中医的逐级带教,高年资带低年资医师,做到中医药人才继承和知识传承,在全市实行人才资源共享。

      龙头单位,勇于率先垂范

      作为庆阳市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医院十分重视原有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每个员工专业技能优势,因才而用。发挥年轻、高学历、新技能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激情,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中医院发展气象。目前医院以科室为单位,学科带头人为带教老师,充分发挥各科室的职能,带动低年资医师,开展医疗、科研、创新活动。并增加年轻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每年选派数十名业务骨干外出深造,仅2011年就有40多人外出进修学习,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由此构建了一支有活力、有创新意识、有责任心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带头作用,深化中医药理论,带动各县、乡及其社区,集体为庆阳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凝聚人心,重视文化建设 

      庆阳市中医医院在努力构建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发展精、气、神、形的凝聚,更是中医药发展外延和内涵相统一的载体。在新院搬迁之前,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院训、院徽、院旗、院歌,其宗旨在于宣传中医药文化,传达了庆阳中医人的心声,并以此增强凝聚力,立志为中医事业而献身。

      此外,中医药文化建设离不开医德医风的铺垫。在过去的几年中,庆阳市中医医院分别开展了“医院管理年”、“人才建设年”、“创建和谐医院年”、“医德医风建设年”等活动,使全院上下团结一致,努力投身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医院建设之中,全院呈现出一片凝聚、上进、创新的新气象,誓为庆阳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重视创新

      抓重点学科建设和特色病建设

      抓重点学科建设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其目的是扬长避短,发挥各门学科的优势,着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药事业发展应该重视其优势学科和优势治疗手段,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创建新学科新理念。庆阳市在重视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上,以医院为单位,针对不同医院所具备的人才力量和个体优势,分别发展不同的特色科室业务。形成了以血液病科、脾胃病科、肝病科、骨伤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理疗等重点科室为龙头的中医特色科室。

      在临床中重视中医药的主导作用,采用纯中药制剂,配合中医非药物治疗的手段,重视科学研究。其中,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血液病科自从创立至今,针对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研制出多种专科制剂,如:摄血丸、生血丸、再障滋补胶囊、再障温补胶囊、升白胶囊、回生胶囊等临床应用取得可喜的疗效,且已获得相应科研的科技进步奖。

      扩展特色业务范围 

      中医药可挖掘的潜力大,除中药内服外,也不应忽视针灸、按摩、中药外敷、熏蒸、牵引、情绪引导、气功等非药物疗法和手段。庆阳市中医医院开展康复理疗、中药熏蒸、中医体质学体检、治未病等各项工作,扩大了中医业务范围,提高了业务素质,其中康复理疗将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疾病。

      在新院搬迁之后,将设有康复理疗综合大楼,针对风湿免疫、椎间盘突出、各种疼痛、癌症后期的疼痛症状、大病后康复均有一定治疗手段和疗效,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科技带动

      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营造中医文化产业 

      在市政府关心帮助下,庆阳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步上新的台阶,不仅仅局限在业务开展,还表现在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增加群众的保健意识,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如申请复刊《庆阳中医》杂志,刊登庆阳市中医药研究动向和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中医药文化;充分收集乡村中医药文化和民间中医传统经验,激发和带动全市热爱中医的热情,同时增强民众应用中医药的保健意识,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力和实际应用范围,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

      研发科技新产品 

      庆阳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遗产,医院在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同时,促进中医药保健产品的研发,借助香包等民间艺术文化形式转变为医疗保健性产品,使其成为凝聚“欣赏价值、医疗保健价值”为一体的综合性农耕文化遗产,对平时保健及疾病防治均起到可靠的保健作用。目前,庆阳市中医医院已经研制出具有退热、醒脑、镇惊作用的“保婴枕”、“小儿健脾肚兜”等产品,针对小儿发热而引发的惊厥、夜啼不安、脾虚泄泻有效,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开发研制系列保健品。随着香包等传统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在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庆阳经济发展。

      开发“地产药材”种植 

      由庆阳市中医医院主持,市卫生局协调,目前正在申报万亩地道药材种植基地。经过详细考查气候、土壤、地理环境之后,针对气候环境和当地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药材品种进行种植。目前,已租赁土地30余亩进行栽培实验及育苗,依照中草药的天然生长条件培植,保证药物生长的正常光照和水源、保证正常的培植年限,以满足本市用药,促进本地中医药事业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