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满晰博:扶持中医是全人类的责任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0-05-18 08:33:00
  • 核心提示: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  中医单源性地萌发后,经历了至少数千年的发展,她起源于中华文化,快速地发展成为一项连贯的知识体系,成长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并稳定地维持了这一发展。  鉴于到目前为止,仍有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中国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

      中医单源性地萌发后,经历了至少数千年的发展,她起源于中华文化,快速地发展成为一项连贯的知识体系,成长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并稳定地维持了这一发展。

      鉴于到目前为止,仍有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中国是理性科学和文明社会发展中最早熟、最坚定、最强大的领先者,我将就此进行一定的说明。

      公元前1000年中叶,孔子明确地提出了影响人类生存和进化的各项因素。他和他的弟子们确信,人类,作为整体的社会和每一个各尽所能的个人,为了发达兴旺,获得健康、满足、和平与个人幸福,都必须不断地观察并经常地留意那些影响人类存在和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即仁、礼、义,及其附属概念如君子、小人、五常、孝义忠信等。

      这是一种具有启发式的理念,直到今天来看,它和所有真正科学的最高准则也是一致的:收集、逐渐积累并合理审查确实的经验、数据、知识;通过持续地共享、公布、沟通、交换在上述经验和数据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最广泛地获取、公布和开放这些资料。通过不断地实施收集积累过程,实施公布沟通过程,就可以有效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并且在这一实现过程使用平衡、中和、中庸等准则来调节。

      然而,承认中华文明的成就并不会减弱我的担心:中医在中国国内及国外,都遭受着忽视、贬低甚至歪曲。

      在所有文化中,在任何时候,疾病都会使病人减少同社会的交流,造成他们的退缩,并表现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容易受到突发念头和事件的影响。医疗人员以及所有通过治病救人谋生的人,经常受到这种态度的影响。他们的工作,即大多数医疗活动,都是在私人或与公众视野隔绝的场所进行的。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形成一种秘密、隔离、宗派和个人垄断的倾向——这样的态度毫无例外地、直接地并且最严重地与大众化的、公开的、无偏见的启发式探究,即科学的追求相背离。这就使我们理解为什么重大的医学进步只在外部情况有利时才能发生,它要求社会全体人员的认同和理解以及医疗从业人员的公开、大众化的研究。

      为什么人类不能缺少中医

      17世纪,西方传教士与清政府的儒家学者兼官员建立了高层联系,仅仅一个世纪内,中国文化就成为西方启蒙时代的主要催化剂。它导致了西方国家管理和全欧政治版图的变化。18世纪,中国的科学和治国方略触发了西方社会性质的转变,使西方科学强劲地发展。不幸的是,19世纪期间,这一发展虽未直接驱使却助长了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当这一扩张影响到亚洲时,中国却处于政治能力和自信心的低潮。像中国的其他行业一样,医学,即中医,也受到这一危机的影响。这一危机虽然开始发展很慢,然而西医竞争力的持续发展使中医的声望不断地受到损害,最后中医理论几乎泯灭,这一举世无双的科学遗产处于灭绝的危险之中。

      我们知道,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内在的限制。忽视这些限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方法的失败,不管是出于无知、疏忽、智力低下还是私利。只要这样的情况存在,就没有智力或物质手段能够控制或减轻这样的失败。

      这就是目前西医的情况,正像任何其他科学技术,西医受到方法论内在限制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医学,包括所有与医疗和卫生保健有关的活动和职业,以及调节和运作这些活动的政府机构和研究单位,都面临双重困境:

      第一,不了解西医方法论的局限使得国家不能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以应对其缺点和即将来临的危机。

      第二,不了解中医特定的潜力使得人们不能全心全意地教授和运用中医。  这样的断言有何依据?

      第一个根据是,中医的基础理论经过了世界科学现代标准的检查和界定。

      第二个根据是实体同质性和功能稳定性成反向增减公理。即是,如果某一实体的同质性越大,则这一实体功能的时间稳定性越小。反之,从直接可感的功能来说,稳定性越大的功能产生于异质性越大的实体。

      认识到这双重困境,中国国家及其政府需要承担双重的责任。无视、搁置、忽略中医无以伦比的潜力,将阻碍中医学复兴的前景和希望,而这正是全人类的责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