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阎莉:建设壮医药教学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

  •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12-22 14:11:00
  • 核心提示:  研究与开发壮医药是发展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也是提高民族自尊心、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促进传统医药现代化、实现富民兴国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

      研究与开发壮医药是发展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也是提高民族自尊心、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促进传统医药现代化、实现富民兴国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强调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要加速壮医药发展,高素质的壮医药人才队伍是关键,而壮医药人才的培养又依赖于壮医药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壮医药教育成为发展壮医药事业的关键。

      1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西中医学院就开始组织科研人员对壮医药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并逐步把壮医药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成果渗透到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在此基础上,广西中医学院成立了壮医药学院,自2002年始开展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本科教育。该专业方向在完成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设壮医基础理论、壮医学概论、壮医方药学、壮医诊断学、壮医内科学等12门课程,壮医药教学课程是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素质全面的壮医药学人才,满足研究、开发壮医药资源对实验设施的需求,迫切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壮医药教学与科研需求的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传统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发展壮大工作,不仅给予政策扶持,在建设资金方面也给予人力支持,设立壮医药理论建设专项资金进行具体资助,壮医药教学实验室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步建设起来的。

      2壮医药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根据壮医药教育的规律和壮医药学科自身的特点,依托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广西中医学院重点学科——壮医药学科的资源优热,围绕壮医药学科发展主攻方向和培养学生扎实基础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构建和完善为壮医药教育服务的实验教学基础平台,为促进壮医药高等教育和壮医药开发研究,为培养适应民族地区需要的合格的壮医药人才服务。

      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论和氛围。具体是进一步加强实验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实验内容随着学科发展不断更新为前提,以综合型、设计型或研究创新型实验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思维;实验方法上,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实验室对所有实验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实验内容体现“重视基础、强化专业、强调综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实验室、实验内容向学生开放,同时学生参与部分实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教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以通过努力使壮医药实验室进入广西中医学院实验室的先进行列为目标,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合格的平台。推动广西中医学院实验室建设和发展。

      3实验室人员建设与硬件建设

      根据发展的需要与广西中医学院相关用人规定,合理地设置实验人员岗位,对各工作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逐步做到优胜劣汰。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才,寻求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3年内使高级职称人员应达到专职实验教师的4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占80%,博士学位人员达到10%以上,具备中级职称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达到50%以上,高级职称人员达到20%左右,已经建成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人员队伍。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万元专项经费、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广西中医学院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资助下,逐步完善了实验室硬件条件。在设备选型时,我们坚持选择技术先进、通用性强、价格合理、后续服务好、适合学生实践教学需求的设备。本着既有基本的实验设备、又能充分体现现代医药技术发展的原则,我们在配置常规的教学仪器设备的同时,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仪器,设备的更新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壮医药教学实验室现有各类仪器设备41台(套),利用率达85%以上,设备固定资产67.6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总值32.5万元。先后购置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多功能振荡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荧光万能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超纯水系统、台式低温冷却循环泵等,显著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教学实验室已进行了多媒体配套建设,部分实现了多媒体互动实验教学,实验室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的进展。除此之外,实验室还组织部分教师开发、自制简易实验装置,近5年来教师自制层析柱架、渗漏桶、简易加压装置等,并全部装备到相关的实验应用与实践教学中,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良好。

      4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4.1基本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为适应壮医药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教学实验室的分布情况,从有利于实验教学资源共用与管理、实验与理论有机结合的目的出发,我们将实验课程组建为以壮医药学科群为依托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科建设和相关实验课程的相互融合,已显著提高了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开出率。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壮医药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基本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等。实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教学指导思瓠教学安排适宜学生自主选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辅助和加强深化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安排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基础上,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为专业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2全面推行实验室教学功能的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专门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成立了本科生科研小组和民族医药兴趣小组,为此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制。除实验教学任务外,还与科研项目结合开展实验,基本满足了本科生课外实验和自主训练的需要,目前教学实验室开放率已达到80%以上。此外,在实习、见习过程中结合科研和实际工作,进一步强化本科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