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马鸿斌:《伤寒论·自序》启发我们思考中医药发展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马鸿斌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时间:2009-04-28 14:55:00
  • 核心提示:  自序云:“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
      自序云:“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人才,首先要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浮华所束缚,潜心钻研医理,明晰药性,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领会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规律,进而愈病强身,造福患者。

      另外,中医药学不是什么人都能学好的,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广博的知识,并有一定的悟性,才能探明其中的奥妙,“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就是这个道理。在近几年的临床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写的病历错别字连篇,不知所云,很难相信其能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作为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中医药大学,一定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确实把有志于献身中医事业,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主要招生对象,宁缺毋滥。即使对在校学生也应实行淘汰制,对不符合中医药发展需要的坚决剔除。

      继承古人经验精华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中医事业也不例外。古人通过几千年来总结出的临床经验,是中医药不断发展的源泉。张仲景正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的基础上,完成《伤寒论》的。因此,无论中医药的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都必须在熟悉经典的基础上进行,且应涉猎诸家。只有对古人经验精华进行全面继承,才能谈得上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光读这些书籍一辈子都读不完,这就需要进行精选,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中医专家筛选出中医古籍中精华的东西,作为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合理设置西医学课程,使学生明白中医学与西医相比在哪些方面有优势,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对中医理论尚不完善的地方进行重点攻关,使中医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进一步为临床服务

      不断创新是发展的关键

      做好继承工作并不意味着要墨守成规,对古人的东西奉若神明,不敢越雷池一步。正如序云:“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因此,不断创新是保持中医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首先要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科学研究体系,切忌拿西医的观点和所谓的国际标准来研究中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