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21世纪的医学正经历着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重大变革。中国科学院陶祖莱研究员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最高理念,“上工治未病”和21世纪医学目的调整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他说:“中国传统医学是建立在‘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提供了经过数千年亿万人实践检验的理论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表示,在现代医学中,疾病是作为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敌体而存在的,二者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因而被称为对抗医学;而在中国传统医学里,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等,都是人的身心调整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医学或者医生的作用是作为‘自然的助手’,改善、提高人的身心系统功能,祛病是整体功能状态改善的自然结果。因而医源/药源性疾患的风险可望降至最低限度。”他表示,与“治病”转向“治未病”这一核心理念的转变相适应,疾病防治的总体思路亦必然从对抗转向协同即从对抗医学转向整体医学。
他对记者表示,当前西方医学界已经对中医身心调整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理念越来越重视,根据新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中医将与西方医学结合共同服务人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