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更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保健对医学新的更高的要求,单纯依赖临床经验积累的方法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必须依靠科研方法的进步和新的科研成果的产出及广泛应用。中医临床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临床科研的进步。当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及实验医学的发展,为中医临床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只要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现代科研方法和手段,选准科研切入点,就能使中医药临床科研取得突破。
1 中医药临床科研应把握的原则
1.1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药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体系;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形成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以及新的治疗方法、新的治疗方案、新的诊疗设备和药物剂型、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创新。
1.2 要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为中心 在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临床疗效是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临床疗效,就可以进行相关研究,以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和学术的发展。
1.3 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研究方法并用 中医药科研既要采用传统研究方法,又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要加强科研设计的科学性、实验的严密性、管理的规范化,遵照随机对照、盲法和重复的原则,按照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进行科研设计,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提高科研水平。要促进多院际、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水平的跨越和突破,才能得到公认和推广。
1.4要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 中医临床科研要围绕理论和临床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要突出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的重点,解决核心问题,选择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如疑难病、病毒性疾病、农村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等,充分发挥中医药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优势和特色,以产生新的治疗方法、新的治疗方案、新的诊疗设备和新药为目标,为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作出贡献。
2 中医临床科研内容的选择 中医临床的研究热点、盲点颇多,研究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选择可行的研究内容。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2.1对重大疾病的研究 重大疾病是指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痴呆、病毒性肝炎、多脏器衰弱、爱滋病、药物依赖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可从中医防治各种疾病的相对优势人手,揭示其发生、发展和演变转归的特点,总结其辨证论治规律,完善防治方案的力法,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2.2对常见病、疑难病的研究 中医药对许多常见病和疑难病的防治都有其优势,如呼吸系统的哮喘、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消化系统的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炎、肝硬化,泌尿系统难治性肾病、肾功能衰竭以及血液病、皮肤病、男女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其辨证论治规律和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方案;研制相应的新药和新的诊疗仪器,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
2.3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 中医历来主张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现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亦被人们日益所接受,并引起重视。深入探索此类人群体内平衡失调的机制和使其恢复正常状态的治法及治疗方案,整理和研究中医药多途径、多方法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经验和方法,这是
2.4针灸等非药物疗法的研究重点研究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及各种痛证等优势病种的辨证施治规律及针灸、推拿、按摩和其他手法治疗的机制,规范各种治疗手法,提高疗效。
2.5 临床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医疾病和证候的诊断规范及疗效评价标准,开展中医疾病证侯的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及辨证规范的研究,开展证候客观化研究,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2.6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进一步做好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工作,特别是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它是集人的临床思维与临床实践为一体的智慧火花,仍需我们进一步继承与整理。另外,对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单验方及简便易行的诊疗技术亦当进一步整理、验证与推广,以丰富中医药学术体系,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3 选题的思路和方法思路正确与否是临床科研所选课题优劣的关键。在选题前,必须了解所选课题相关研究的历史概况、现代进展,大致判断研究结果可能会出现与前人不同的特点和创新之处,亦即要明确选题的依据。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西医的“空”点,中医的“特”点出发选题,如免疫性疾病、难治性疾病;二是从中医与西医临床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选题,如中医辨证施治、中西药合用、中医的特殊治疗方法等;三是从中西医理论上的交叉或矛盾之处选题,如理论体系的差异,藏象学说的认识,生理病理及病机理论的异同等;四是从中西医理论上近似之处选题,如辨证诊断标准化、微观化,单味中药或复方制剂对疾病作用机理环节和靶点,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中药药理研究等。
此外中医科研选题时须考虑几个问题:(1)审视自己的客观条件,包括资金、设备条件、患者数量、协作能力等。(2)审视自己的主观条件,即自己的医学理论水平和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应该选择自己工作中熟悉的课题和常见的情况进行研究。(3)课题价值的思考,要从课题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可推广性等方面考虑。(4)选题要反复筛选,先对某方向课题罗列多个研究点,然后反复推敲,对已有明确定论的、别人已经做过的、价值较低的、不易重复和推广的、需要繁杂条件的、干扰因素较多的课题,都应予以排除。(5)符合安全和伦理原则,要充分考虑试验是否对受试者及患者产生伤害。(6)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要首先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把这个课题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要经过多人的反复推敲和衡量,最好请有经验者帮忙参考。
4 科研设计力求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科研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严密性和代表性,并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成败。因此,笔者认为,中医临床科研设计,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确定主攻方向、阶段和目标;观察对象的条件力求基本一致;实验和治疗方法相对固定;建立具有特异性和先进性的客观观察指标;对照法比较;制订评价标准;设计专题观察记录表格;临床研究的随访记录。通过严格的科研设计以力求中医临床课题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必要时引入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使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更加合理、临床疗效评价更加客观。
5 认真进行科研工作的总结 中医临床科研课题经过选题、设计、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后,要全面客观地反映该课题的研究结果,就应对其研究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及论文的撰写工作,以供课题的主管部门和单位进行验收和鉴定。通过总结,表明作此项科研的目的、意义、特点、研究方向及目标,对比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概况;并说明该项研究是从哪几方面进行研究、采取了何种方法及步骤。通过照片、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影及多媒体技术等方法来反映研究工作和研究的过程,介绍本研究的结果;分析讨论本研究与其他同类研究的不同点,重点阐述本研究结果突出的观点,如特点、结果的论据、提出的问题等。注意分析论证逻辑要严密完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和结果,如实地反映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完整、认真、实事求是的科研总结,是促使中医临床研究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中医临床科研除具有现代医学科研相似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体现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中医研究与中药研究的密切结合;继承与发扬提高的密切结合;与多学科协作、多方法运用的渗透结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细胞分子免疫、生物基因工程等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兴起,给中医学的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只要广大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共同努力,中医临床科研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