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中医名人文化不得滥用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孟长海,王治英 时间:2007-11-26 13:31:28
  • 核心提示:11月15日,大河报在其头版以《什么研究院,分明黑诊所》报道了一则利用“河南省仲景医药研究院”招牌进行非法医疗的案例。经查证,这是一家非法医疗机构。执法人员当场封存了“医药研究院”的部分物品,并将其招牌砸毁。  
    11月15日,大河报在其头版以《什么研究院,分明黑诊所》报道了一则利用“河南省仲景医药研究院”招牌进行非法医疗的案例。经查证,这是一家非法医疗机构。执法人员当场封存了“医药研究院”的部分物品,并将其招牌砸毁。

      黑诊所捣毁了,牌子砸掉了,真是大快人心的一件好事。然而笔者的心头却犹如放了石头般沉甸甸的。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对于这种随意使用中医名人文化的行为,我忧心忡忡。

      长期以来,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历代中医学家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宝贵的中医药文化,为中华灿烂的文明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历代先贤以其高超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历朝历代人们的普遍赞誉和爱戴。像名医扁鹊、董奉、医圣张仲景、外科鼻祖华佗以及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等许多中医学家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都书写了极为辉煌的一页,为我们后人立下了丰碑。中医名人及以其为核心形成的中医名人文化是我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些中医名人文化都已经成为中医的代名词,代表着中医人的形象,代表着道义和正义,是我们中医人的标志和骄傲。作为中医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好属于我们的宝贵资源。

      从古到今,利用中医名人文化进行活动的比比皆是,这其中自然也不乏一些真正地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人类健康文明事业鼓与呼的人和组织。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优秀的中医名人文化现在也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由于对名人文化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管,没有准入标准,缺乏保护措施,以至于中医名人文化遭到了滥用,到了什么人都可以用,什么组织都可以称谓的地步。尤其是一些不法之徒更是看到了中医名人文化蕴含的无限商机和利润空间,纷纷以中医名人文化为招牌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组建各样组织机构,打着中医名人的旗号进行坑蒙骗的勾当。也正因为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这些名人文化的重要地位,一旦被别有用心之徒使用,就会产生强大的欺骗性和麻痹性,从而造成更多的善良民众上当受骗,严重败坏了中医的形象,对我们中医工作者在情感上和工作环境上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笔者强烈呼吁我们中医人和医疗监管部门必须对中医名人文化被滥用的现实高度重视,要站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各种中医名人文化的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还中医名人文化以清正和道义本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