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面临“三大机遇,四大压力”

  • 来源:《中国药业》 作者: 时间:2007-10-18 13:12:00
  • 核心提示: 据新华社信息,最近在“药都”河北安国召开的首届中药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分析当前中医药发展形势,认为我国中医药行业正处于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主要面临三大机遇和四方面压力。 “三大机遇”是指:

        据新华社信息,最近在药都河北安国召开的首届中药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分析当前中医药发展形势,认为我国中医药行业正处于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主要面临三大机遇和四方面压力。

      三大机遇是指:

        1)加快发展的机遇。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300多亿美元.且以每年10%一20%的速度递增;全球对天然营养药品的需求正以70%的年增长率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植物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全球植物药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中药产业多年来也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政策扶持的机遇。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已经写入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中药行业的发展业已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不久前国务院发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这是政府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我国中药产业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重要政策保障。

        3)合资合作的机遇。在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国际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迅速增长,中药行业正越来越多地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国内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资中药作为企业转型和扩展经济规模的新方向,来自烟草、房地产、日化,包括传统西药等行业的大量投资正在流向中药领域。中药产业因最具投资价值而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新热点。资本对中药行业的关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活跃的投资行为也为中药产业长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中药产业目前面临的四方面压力是:

        1)理论传承危机。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5 000年的中医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人数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 000余名骤减至不足500名,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医,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时至今日,学术界竟然仍有人公然“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更是动摇和搞乱了中医药的发展思路,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2)种质资源危机。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严重短缺,过度开发使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我国赛加羚羊、野马、厦门文昌鱼等野生动物几近绝迹,药用动物林麝、黑熊、马鹿等40个种类的资源显著减少,其中麝香资源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0%,已影响了近30种动物药材的市场供应。冬虫夏草、川贝母、川黄连等资源破坏严重,野生甘草蕴含量减少了80%,常用药材人参、三七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在三七主产地云南,近几十年来竟然找不到一株野生三七。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等。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3)产品创新滞后。我国中药业生存很大程度上是靠吃祖宗老本,创新不多,生产工艺落后,中成药产品外观“粗大黑”,剂型多是“丸、散、膏、丹、汤”。《本草纲目》收载的剂型近40种,除现代应用的片剂、注射剂、滴丸、胶囊剂外,其他药物剂型几乎齐备。而今天的药物剂型也只不过40多种,仅比李时珍时代前进了一小步。中药一次用量(质量)常是西药的十几倍或几十倍,服用不便,且煎制费时费功,难以适应现代人的需求。

        4)国际竞争加剧。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植物药销售量大幅上升。在日本,汉方制剂每年递增15%以上。日本一家专营中药的厂家“顺天堂”,一年的产值相当于我国中药全部的出口量。目前欧州出售的浓缩人参汁或整参,90%来自韩国。在目前的全球中药市场营业额中,中国仅占约3%一5(日本占到80%,韩国占10),即使加上边贸及食品名义出口的中药,占有率也不过7%。同时,发达国家不惜重金加大对中药的研究,对中药业发展构成了很大挑战,如果不加速开展卓有成效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国沦为世界中药市场的“原料药基地”也不是耸人听闻。

        专家认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加强对中医药的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信中医,用中药”的良好环境;必须加强对传统中医理论和民间医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不断丰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强化经典理论学习和教育,培养更多的真正掌握中医药学真谛的中医药传人。传承中医药衣钵必须从小抓起,普及传统文化.牢固文化根基。必须加大对中药研发的投入,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构建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必须推进科技创新,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研制生产具有“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便”(储存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方便1特点.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要求的现代中药。要重点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保护意识,健全保护法规,维护我国中药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利益。

        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发展中药产业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做大中西成药经营,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形成多元并存、互促互荣、集群发展的大市场格局。要积极适应现代新型物流业态变革,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要以规范化、法制化手段强化市场管理。二是聚力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基地。为壮大中药产业集群,提升中药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需瞄准三大定位,即中药产业化龙头基地、科技创新交流平台、中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三是加速中药标准化研究,推进中药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开展优质中药材品种选育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强化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和完善若干种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重点中成药质量标准.建成符合国家规范的中药现代化质量标准体系;设立中药科技示范企业。开发生产疗效确切的创新药物,强化传统名优产品的二次创新,研制开发有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中药新产品。四是继承与创新并重,提高中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这是中医药继承和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中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方针。一方面倡导尊古炮制和一丝不苟的配方操作,积极扶持饮片生产企业开展传统饮片规范研究,挖掘传统炮制原理、炮制方法、配方种类,筛选经典药方、传统秘方和成熟验方,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另一方面要适应现代化中药产业发展趋势,坚持有所改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原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饮片、中药剂型进行改造升级。推进现代中药复方筛选技术研究,开发与国际接轨的精量化、质量高、药效好的现代精制小复方中药.提高中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