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是中医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
“治未病”的实质是“人人享有健康”。随着医学目的的变革,要使“人人享有健康”必须彻底摆脱“疾病治愈”目的的束缚,高度关注“健康保障”而“治未病”。
“治未病”是超前的思维,引领着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良剂,它将彻底扭转医疗费用无限制上涨的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正在探索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则是推行“治未病”思维的最好时机。
首先,要转变观念。医疗卫生决策者、医务工作者都应从“疾病治愈”目的中解放出来,从“治人的病”转变到“治有病的人”。
其次,要落实医疗卫生战略前移和战略下移的决策,要使两个战略有机结合,将社区、农村变成“治未病”的前沿。使社区、农村的医务工作者,不光成为治疗疾病的
昆仑-炎黄健康保障模式(KY3H模式),以健康文化为基础,改变观念,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理念和信心;以健康促进为手段,将医疗、健康教育、健康保险以及科技部门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着“治未病”开展各种工作,“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变”,帮助人们将“未病”、“欲病”和亚健康及时调理到健康状态,防止疾病发生,提高生存质量;以健康保险为支撑,吸纳社会和企业的资金,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建立“治未病”的社会网络和技术平台。这将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一种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是建立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的新尝试和希望。
可以想象“治未病”尽管以疾病的预防为着眼点,若没有围绕着“人”的状态辨识的创新技术,怎么能从“未病”中找到调控的对象,又如何能够阻止“未病”成为“已病”!所以在此意义上说中医药领域通过“治未病”的回归,实质上是21世纪在继承的基础上,沿着中医药自身的发展道路,以中医药的优势为起点,以解决制约优势发挥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造就中医名院、培养名医、形成名药,是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集成创新和革命。
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官产学研金有机整合,从模式创新做起,从“前移”与“下移”的结合做起,从健康保障的KY3H模式做起,“人人享有健康”将会在和谐社会得到真正的实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