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沈红仙:中药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中药房,浙江桐庐 3l 1500) 中医古籍中的处方,尤其是经方、时方,大多药味少、剂量小、贴数少,而现在的中医处方不仅药味多,而且剂量大、贴数多,与古方差距很大,这似乎说明中药的临床疗效在下降
    (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中药房,浙江桐庐 3l 1500) 中医古籍中的处方,尤其是经方、时方,大多药味少、剂量小、 贴数少,而现在的中医处方不仅药味多,而且剂量大、贴数多,与古 方差距很大,这似乎说明中药的临床疗效在下降。但中药临床疗效 首先在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用药准确,而目前常有“病准,方 对,药不灵”的情况发生。为此,笔者就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药物与 机体因素简析如下。 1 药物方面 1.1 原药材的质量:中药材的来源极其复杂,如贯众来源于6科 35种植物,白头翁来源于4科20余种植物,这对疗效存在一定的 影响,因此临床用药应以《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为准。地方习用品只 能限于该地区使用而不应运销他地。中药的生长受当地气候、土壤 条件的影响,外形虽无明显差异,但内在质量差异却很大。宋代寇 宗奭说:“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如东 北人参、鹿茸、五味子、浙八味(浙贝母、麦冬、浙玄参、白术、温郁 金、芍药、杭白菊、元胡)、苋桥十八味(玄参、荆芥、牛蒡子、麦冬、生 地黄、薄荷、冬桑叶、莱菔子、紫苏梗、决明、千金、冬瓜子、白芥子、 夏枯草、泽兰、僵蚕、蚕砂、蝉蜕),都是效果较好的著名道地药材。 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植物类中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也有差异。草 麻黄的生物碱含量以8—9月为最高,薄荷中的薄荷脑含量以开花 期为最高,槐花中的芦丁含量则以花蕾期为最高。 1.2 饮片的加工炮制: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过程包括净选、切制 和炮炙三大部分。净选包括清除杂质、分离非药用部位及分离不同 的药用部位。泥砂等杂质和非药用部位的存在,将影响饮片的实际 质量,从而影响处方用量及疗效。一种中药有时存在两种以上不同 作用的药用部位,如莲子心能清心热,莲子肉能补脾涩精,故中药 历来就有“去芦免吐”、“去心免凡烦”、“去核免滑”等理论。炮炙的 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如鲜、干、生、熟的地黄,酒炒、 姜汁炒、吴萸汁炒的黄连及黄连炭,临床疗效各不相同;“炒炭存 性,逢子必炒”等都是中医用药的特色。明代医药学家陈嘉谟认为: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1.3 药材的贮藏保管:中药界有句俗话叫“霉药不治病,反而要人 命。”中药贮藏不当,则会出现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 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现象,可破坏或改变中药的有效 成分,从而影响临床疗效.一般认为,贮藏时药材含水量应控制在 8%一10%. 1.4 药材的代用:由于中药材野生资源短缺,目前常以他药代用, 如党参代人参、水牛角代犀角。代用品与原药虽然功效相似,但内 在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毕竟不完全一致。如人参中有些人参皂 苷、人参蛋白促进因子等,以及人参的升高白细胞、增强性腺分泌、 降血糖、调节血脂、影响蛋白质代谢、强壮与强心等药理活性,均为 党参所不具备。故笔者认为,只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相近的同科 同属动植物药材才可代用。 1.5 药物配伍:中药的临床配伍素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 杀、相恶、相反以及十八反、十九畏的传统。药物配伍对.临床疗效的 影响,首先与药物内部的化学成分有关,如三黄汤中黄连、黄柏的 小檗碱与黄芩的黄芩苷能反应产生沉淀;其次与药物用量比例有 关,如白虎汤中知母、人参用量比为5:3时有降血糖作用,当用量 比为1:1.8时降血糖作用几乎消失;最后与药物间的固定配伍有 关,如生泽泻有利尿作用,盐泽泻无利尿作用,但在五苓散中两者 均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1.6 配方质量:中药配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 性。配方人员应首先掌握处方的应付,如首乌、枣仁、地黄等有生熟 之分,功效各异,中药的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现象和两药或数药并 开等情况也应注意;其次应根据医生的脚注准确应付处方,药物的 称量准确性与临床疗效有关,药物的总剂量和贴差一般应控制在 ±5%。 1.7 剂型:“汤者荡也,丸者缓也。”这说明剂型不同,药物对疾病 的起效速度和治疗效果则不一样。作为汤剂的常用剂型有煮剂、煎 剂、煮散、沸水泡服4种。煎剂吸收快,奏效迅速,作用强;煎剂能减 弱药物的毒性,浓度高,作用强;煮散煎出率高,作用强;而沸水泡 服则味薄气清,擅长清泄上焦热邪。 1.8 煎煮方法:清代名医徐灵眙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 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煎具以搪瓷为佳,也可用 不锈钢,铜、铁、铝具则要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煎药用水除有特殊 规定外,一般可用自来水,用水量为药物的5一lO倍;在煎药前应 首先浸润30-60 rain,便于有效成分煎出;一般中药煎煮时间(火 侯)以沸后20-30 min为佳;一般药材煎煮两次即可煎出80%以 上有效成分;滋补药材则需煎煮3次;煎煮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 以免药性挥发而降低药效。 1.9 服药方法:服药合法与否对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服法包括 服药时间、温度、方法、饮食禁忌等。服药温度应根据病情和药物性 质分别采用温服、冷服、热服等。服药时间一般为早晚各1次。特殊 病情则有特殊服法,如安神药临睡前服;驱虫药空腹时服,服药时 一般应少食豆类制品,肉类食物,以及生冷、酸味、辛辣等刺激性食 物;温补药应少食萝卜、茶叶等凉性、下气之食,以免降低药效。 2 机体因素 一般认为,西药有耐药性而中药则无。其实中药也有耐药性, 平时经常服药之人,一旦再次生病,必须增加药量、延长疗程,而且 疗效可能欠佳;而平时较少服药之人,一旦生病,两三剂中药就可 见效。另外,人的体质强弱不同,肝药酶活性也有差异,故对药物的 敏感程度也不同。影响疗效的主要机体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 神因素:许多患者对名医有崇拜心理,认为名医处方的疗效一定 好,这种暗示作用与信任程度可从另一侧面对疗效产生极大的影 响。2)生理节律:祖国医学素有“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理论。人的 情绪、体力有一定周期性,女性还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在这 些不同时期,药物的作用强度也不一样。3)病理和遗传因素:肝、肾 是药物消除和代谢的主要器官。若肝、肾发生病变,则对药物的作 用有显著影响。同一药物对不同的个体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种个 体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3 小结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两大因素中,对于通过主观努力可以避 免的药物因素应当尽量克服,而对于客观的机体因素应当努力加 以认识并利用,以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