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陆维承:鸡内金传统炮制工艺之我见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浙江温岭 317500) 鸡内金来源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雉科动物鸡的干燥沙囊角质内 壁,归脾胃、小肠、膀胱经,主要成分为胃激素、胃蛋白酶、类角蛋 白、维生素、谷氨酸及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具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浙江温岭 317500) 鸡内金来源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雉科动物鸡的干燥沙囊角质内 壁,归脾胃、小肠、膀胱经,主要成分为胃激素、胃蛋白酶、类角蛋 白、维生素、谷氨酸及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具有健脾消食、 涩精止遗、化坚消石三大功效。关于鸡内金的炮制方法,古籍记载 颇多,各省也无统一的规定标准。为保证临床疗效,依据中医学理 论和现代药理研究,笔者对鸡内金的炮制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了建议,报道如下。 1 古今炮制方法 鸡内金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的丹雄鸡项下。唐代前古代本草 中对鸡内金炮制方法记载甚少,主要是制炭法,如《备急千金要方》 载:“治尿床方,取鸡内金一具,并肠烧末,酒服。男雌女雄。”宋代是 鸡内金炮制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有焙(《博济方》)、麸炒制(《三因 极病证方论》)、蜜炙(《圣济总录》)、炙制(《太平圣惠方》)、煅制 (《疮疡经验全书》)等炮制方法。此后则变化不多,明代有酒炒(《景 岳全书》)、清炒(《医宗必渎》)等,清代有猪胆汁浸炙(《外科大成》) 等。由于古籍收载方法繁多,现代又无一个明确的理化标准及含量 指标,故各省对鸡内金的炮制各行其法:《湖南省中药炮制规范》、 《云南省中药炮制规范》、《江西省中药炮制规范》、《中药大辞典》等 法定炮制标准均规定鸡内金用砂炒至膨起,《浙江省中药炮制规 范》则规定用清炒法,《中国药典》共收载清炒(焦鸡内金)、砂炒、米 醋作辅料清炒(醋鸡内金)3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炮制达要》规定 用米醋作辅料清炒鸡内金(醋鸡内金),《宁夏中药炮制规范》规定 生用,《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规定清炒至焦黑色。归纳起来,各省 对鸡内金的炮制规定主要有生用、砂炒、清炒(焦鸡内金)、米醋清 炒、炒炭等5种。 2 古籍中炮制方法与疗效关系的记载 《本草纲目》载:“拭净,新瓦焙脆,出火毒,为细末,先以米泔水 洗疮,乃搽之。亦治口疳。”《握灵本草》载:“不煅,其性亦不发.” 《本草害利》载:“去宿食,瓦上炙人药。”《医林集要》载:“小便淋沥, 痛不可忍。鸡肫内黄皮五钱,阴干烧存性,作一服,白汤下,立愈。” (子母秘录》载:“鹅口白疮。鸡肫内黄皮,为末,乳服半钱,并可傅 之。”《经验方》载:“走马牙疳。鸡肫内黄皮,不落水者五枚,焙存性, 枯矾一钱,研细,搽。并治阴头疳蚀。”钱仲阳治小儿疳积并伤食作 泻时,“用鸡内金五个,水洗晒干,于白术二两,枳实二两,砂仁一 两,俱炒燥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调服”。窦氏外科方治一切溃烂 久不收口,“用鸡内金三个水洗净晒干,炉甘石五钱,真铅粉三钱, 共研极细,加冰片二分,再研匀,人瓷罐收贮密封,每早、晚用温汤 洗患处,用少许掺之。”可见,古籍中鸡内金制炭或研末用于治疗疮 疡方面的记载较多。 3 不同炮制方法对鸡内金的影响 1)总成分浸出率:取生鸡内金、焦鸡内金(清炒鸡内金)、米醋 作辅料清炒鸡内金(醋鸡内金)、砂炒鸡内金,粉碎成2号粉,用水冷 浸,不断振摇6 h,再静置18 h,过滤后于水浴上蒸干再进行定量分 析,结果显示不同炮制方法对鸡内金总成分浸出有明显影响,其浸 出率多少依次为醋鸡内金>生鸡内金,清炒鸡内金>砂炒鸡内金, 醋鸡内金的浸出率比生品提高了63%,比清炒鸡内金提高了64.5%。 2)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含量:精密称取生鸡内金、醋鸡内金、 清炒鸡内金、砂炒鸡内金各O.3 g,分别加入HCl,于110℃密封水 解24 h,同时测定炮制前后生物无机元素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微机 自动记录结果显示,炮制后鸡内金的生物无机元素含量多数略有 升高,有害元素Pb降低,元素的含量分布炮制前后基本一致,含量 升高的途径主要来自炮制辅料和加工过程。氨基酸含量统计结果 证明,氨基酸总量虽有所降低,但7种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主 要氨基酸含量基本不变。清炒鸡内金的水解氨基酸含量炮制后降 低了5.26%,醋鸡内金比炮制前升高了1.88%,砂炒鸡内金比炮 制前降低了23.07%。说明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鸡内金氨基酸和无机 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3)淀粉酶及蛋白酶活力”’:精密称取砂炒鸡内金、醋鸡内金、生 鸡内金细粉各2 g,按《中国药典》规定方法测定淀粉酶及蛋白酶活 力。结果淀粉酶活力砂炒鸡内金为2.59 U/g,醋鸡内金为9.61 U/g。 生鸡内金为10.40 U/g;蛋白酶活力砂炒鸡内金为85.O U/g。醋鸡 内金为113.1 U/g,生鸡内金为77.3 U/g。 4 传统炮制工艺辅料改进建议 4.P 在利用健脾消食作用治疗饮食积滞时,应该用土作辅料炒鸡 内金。1)灶心土又名伏龙肝,具有温中和胃、健脾和中的功效,《本 草汇言》载:“体虽土质,深得积年火气而成,性燥而平,气温而和, 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如藏寒下泄,脾胃因寒湿而致动血络,成 一切失血诸疾,无用不宜尔。”根据五行取类比象法,中医之脾属 土。古人有土炒归中之说,《本草求真》载:“壁土拌炒,借土气助 脾。”故鸡内金经土炒后既可矫正气味利于服用,更能增强健脾消 食的功效。2)鸡内金含有的胃激素能促进胃腺分泌,但易受高热破 坏,故本品不宜高温炮制,而土炒时温度比较稳定,比用砂炒时受 热均匀、升温缓慢,炒制温度易于掌握,避免了对有效成分的破坏。 3)土能吸附一部分油脂,且土粒细腻,受热均匀,就此优点而言,是 砂炒不具备的。 4.2 在利用化坚消石作用治疗砂石淋证及胆石证时,应该用蛤粉 作辅料炒鸡内金。蛤粉“味咸气寒,体燥性润”(蔡心吾),“此药能降能 消,能软能燥……坚者软之以咸,取其属水而性润也。湿者燥之以渗。 取经火煅而消水肿、利小便也”(朱丹溪)。鸡内金能化坚消石、利胆通 淋而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用蛤粉炒鸡内金不仅能酥脆矫味 和协同增效,而且在炒制时温度容易控制,比砂炒鸡内金更好。 4.3 在利用涩精止遗作用治疗遗精、遗尿时,可用米醋作辅料清 炒鸡内金(醋鸡内金)。李中梓《本草通玄》载:“醋取收敛”,《名医别 录》载:“解热毒,消痈肿。”《本草汇言》载:“仲景《金匮要略》治黄 汗,有黄耆白芍桂枝苦酒汤。谭氏治风痰,有石胆子散。俱用米醋人 剂,专取其敛正气,散一切恶水血痰之妙用也。”治遗溺时鸡内金主 要作用为益脾胃之气,济生化之源,补州都,缩小便,这与古人认为 的醋敛正气、固涩完全吻合。现代认为,醋性味酸苦温,具有解毒、 矫臭矫味的作用,且是氨基酸良好的有机溶剂。因此,建议在治疗 遗精和小便频数的方剂中,用米醋作辅料清炒鸡内金(醋鸡内金) 比较合理。 5 小结 5.1 药理研究证明,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活力最强,故米醋作辅 料清炒鸡内金(醋鸡内金)的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都较高,且 醋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鸡内金醋制后氨基酸总量有所提高。这从 理论上证明了醋鸡内金炮制的合理性。 5.2 传统观点认为,砂炒鸡内金使其质地疏松易于粉碎和煎出有 效成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不正确。因为药理试验证明3种炮制方 法中砂炒鸡内金总成分浸出率最低。对一些有效成分不明显或者没 有具体含量测定标准的药物,药典规定以其总浸出物的多少作为衡 量药材质量好坏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鸡内金含有的胃激素、胃蛋 白酶和淀粉酶,能促进胃腺分泌,增强胃蠕动,行壅滞,助消化,但易 被高热破坏,砂炒法因温度较高可破坏其活性成分,药理试验也证 明了3种不同炮制法中蛋白酶活力、淀粉酶活力和氨基酸含量都以 砂炒法最低。因此,建议将砂炒法改为土炒法比较合理。 5.3 《本草纲目》、《子母秘录》等许多古籍都记载有鸡内金炒炭治 疮疡疗效颇佳,《中药古今应用指导》载:“近年用本品炒炭研末,外 治口腔炎、齿龈炎,或用蜂蜡熔和成膏状,搽治冻疮,均有效。”现代 也有鸡内金外敷治口疮14I和外用治疗寻常疣”’的报道。因此应进一 步研究鸡内金在外用方面的应用,建议在《中国药典》鸡内金炮制 项下增加炒炭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