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林瑞超:关于中药注射剂质量 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科学、有效地控制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应从加强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研究,建立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在生产中推广现代工艺技术,在临床中注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建立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以避免再走
    科学、有效地控制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应从加强中药化 学物质基础研究,建立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在生产中推广现代工艺技术,在临 床中注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建立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以避 免再走低水平重复的老路。   一、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注射剂技术提升的基础。要达到控制中药 注射剂质量的目的,中药单方或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不一定都是活性成分)的 认识、可检测的质量标准以及在药效学(部分指标)指导下研制的现代生产工艺 技术是关键和核心问题。这些只有通过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才能得到实现,必 须下工夫、下本钱去做这些工作。   二、工艺技术的突破和研制新型中药注射剂是中药注射剂产业发展的必由之 路。中药注射剂二次开发必须进行工艺技术的创新,包括:1.水针改粉针。2.冷 冻干燥技术、微孔滤膜技术、超滤等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3.乳浊液型、混悬液 型注射液的开发应用,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等新型中药注射剂的研究。   三、重视质量标准研究是核心。中药注射剂与其他剂型的药品一样,应具有 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可控性,而质量标准是保证中药注射剂上述性质的核 心和关键。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质量标准的建立,对控制中药注射剂质量的 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制定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 “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四、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不当是中药注射剂出现不 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中药注射剂应当遵循中医用药规律,辨证用药,这可以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当出现不良反应时,从“药”和“证”是否相符的角度来分 析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是解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之谜的重要途 径之一。   五、重视中药注射剂再评价。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其化学 成分复杂,制备工艺有待完善,质量标准不够合理,临床疗效缺乏严格观察。因 此,迫切需要从安全性、有效性、处方的合理性和工艺等方面对其进行上市后的 再评价。不要因为不良反应毁了中药注射剂。   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对策有:(一)建立中药注射剂原料药材生产基地。 质量稳定的原料是生产质量稳定的产品的先决条件,没有质量稳定的中药材,难 以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和安全性不稳定,除了部分工艺 不稳定外,主要是由于所用药材的质量不稳定。如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 量的变化,造成疗效的不稳定;药材产生新的毒性成分或霉变、变质等原因,给 注射剂带入难以检测的毒性成分。中药注射剂所用药材应建立生产基地,在固定 中药材品种、产地和采收期的前提下,制定中药材、有效部位或中间体、注射剂 的指纹图谱。(二)加大中药注射剂内含物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的力度,力争分阶 段对单味中药注射剂每个内含成分研究清楚,结合药理、毒理及临床对有效成分 和产生毒副作用的成分给予定性和定量。对复方中药注射剂,在尚不清楚全体化 学成分的情况下,利用现代色谱、光谱、波谱、质谱等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等 其他学科,分析所得物质群的指纹图谱,实现对物质群整体的控制,着重对其中 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三)加强对有害、致敏物质的检测。中药的毒副作 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来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应将农残 检测列入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中,并扩大重金属测定的种类.二是中药本身含 有的化学成分。应加强对其致敏、毒性成分(也是活性成分)的机理进行研究, 并研究采用更加灵敏、可靠的检测手段,以减少不良反应。(四)建立多指标含 量测定。以往相关的质量标准只对个别指标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定性定量,不足以 保证中药注射剂产品的安全。中药多指标含量测定将使中药注射剂质量提高到一 个新的水平,其有效成分、杂质或毒性成分将更加明确,对其不良反应的控制水 平也将大大提高,这是确保中药临床疗效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五)将 动物致敏试验列入质量标准。现行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安全性药理试验中的热 原、溶血、异常毒性,均不能反映致敏原。异常毒性试验只是一次性注射一定剂 量的药并观察一段时间,不能反映药物的致敏性。所以,对于免皮试的、处方复 杂的中药注射剂,将动物致敏试验列入质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六)引进新技 术、新方法,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全过程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引进新技术、新方 法(如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探讨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全过程进行在线、实时 监控的可能性,以改变以往只能针对生产过程中某个点的质量控制,从而实现从 药材、半成品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七)提倡中药提取物投料。中 成药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中成药的原料中药材不管是野生 的,还是栽培的,甚至是GAP基地生产的,其质量不可能稳定、一致。但作为药 品,又必须要求其质量稳定、一致。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逐步推广中 药提取物投料,使中药注射剂早日实现标准化。(八)完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 要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必须控制好中药材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中药材生产 企业在采收、加工时要把好质量第一关;中药材销售公司在市场流通时,要把好 质量第二关;饮片、提取物、中成药生产企业在进货时,要把好第三关。药品检 验机构应对中药材生产、流通的全过程进行抽样、监督,从而建立较完善的中药 材质量评价体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