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卢红星:中药不合理用药寻因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河南省安阳市中医医院 455000)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医药以其安全、副作用小、使用灵活等特点,也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不断上升。究其原因,大多数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医院 455000)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医药以其安全、副作用小、使用灵活等特点,也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不断上升。究其原因,大多数为不合理用药所引起。本文对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以供医药同行们参考。 1 超剂量使用 每一味中药都有一定的使用剂量。剂量小,起不到治疗作用,剂量大,往往又会引起不良反应。有些医生多凭经验,处方使用剂量非常灵活,为求速效,擅自加大剂量,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钟氏报道鹅不食草超量使用,致服后发生咽、食道、胃烧灼感、恶心呕吐,胃疼等不良反应。余氏报道超量服用瓜蒂致中毒性休克等。另外,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细辛过量会发生眩晕、肾损害。因此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中病即止。 2 药不对证 中医临床用药首先要通过辨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若寒者用寒药,则雪上加霜,若热者用热药,则火上加油。不但不治病,反而使病情加重。如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用解表药,对脾胃虚寒,胃纳不佳,肠滑易泻的要慎用清热药。因此,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辨别证候所属,根据证候,合理选择用药。 3 配伍不当 合理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有些毒性药物,经过合理配伍,可以降低或消除毒性,但有些无毒药物,若配伍不当,可以产生毒副作用。《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人参本为大补之品,若与莱菔子合用,便会降低其补气作用,细辛与藜芦合用,可增强藜芦的毒性。 4 炮制不当或不炮制 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另一大特点。中医组方用药,多数要经过加工炮制,纠正其偏性以适应临床,药物经过炮制,可以降低毒副作用、缓和药性、增强疗效等。如乌头经炮制后,毒性成分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其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200和l/400,镇疼作用却不降低。马钱子、斑蝥、巴豆、芜花都要通过炮制来降低毒性,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若药物生熟不分,该制的不制,或达不到炮制标准,都将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5 品种来源不同 中药中“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非常普遍,一种药物的来源不同,所含化学成分和疗效不同,毒性大小也不同。云南腾冲附片的毒性比四川附片的毒性大18倍,用腾冲附片9克就会中毒。北败酱草当败酱草使用致过敏反应。还有将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广防已当作防己科千金藤属粉防己使用,造成严重肾脏毒性,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发生洋地黄样中毒,关木通当作川木通使用出现肾衰等。因此使用多来源中药时,一定要辩别正品和地方习用品,尽量使用地道药材,澄清混淆品和伪品。 6 煎煮不当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一些有毒药物长时间煎煮可降低毒性。乌头的用法要求久煎,一般3—4 h。据报道乌头类药物每煎煮l小时,有毒成分含量就减少o.08 mg.ml-1总碱中有毒成分所占百分比率均递减7.8%。但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副作用越大,应该注意。薄荷为防挥发油散失要后下,阿胶要烊化,车前子要布包,三七要冲服。 7 服用时间过长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无论何种药物,均应中病即止。即使是大补元气的人参,长期过量服用,也会出现兴奋、焦虑、烦躁不安,甚者精神错乱、纳呆消瘦等不良反应。苍耳子有小毒,服用时间超过一个月,则可引起蓄积中毒,出现胸闷心悸、心慌气短、头晕乏力等神经中毒,心肌和肝功能损害症状。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也会引起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不适而消瘦。长期服用朱砂致汞中毒,长期服用雄黄致砷中毒等。 8 中西药配伍不合理 中西药物配伍不合理,也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山楂、五味子、乌梅含有机酸,与磺胺类合用产生血尿。人参可增强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甘草与水杨酸钠合用可使溃疡发生率增加。含朱砂的药物与三溴合剂合用,产生有刺激性的溴化汞而导致“药源性肠炎”。如张氏报道六神丸与感冒通合用致急性肺水肿。 9 个体差异 张景岳说:“人有能耐毒者,有能不胜毒者”。不同的体质、年龄、性别,对中药的耐受力也不同。体质强壮的成年人对药物的吸收、转化、排泄较快,敏感性较低,耐受力强,而体弱的老人、幼儿和妇女处于月经期、哺乳期则恰好相反,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陈氏报道1例小儿口服番泻叶致急性尿潴留。黄氏报道九例小儿口服人参2—4 g造成人参综合征,于24 h内出现兴奋、欣快感、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 总之,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诸如使用伪劣假药,不加辩证使用偏方验方,中药改变用药途径,使用污染的中药等。但是,只要是在中医药专业人员正确指导下使用,应当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对于由于中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要有正确的态度,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确保用药安全。不能由于一些不良反应就对中药加以否定,不然将会影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