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董亚丽 张亚峰 李永亮: 医院中药制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1.渭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陕西渭南714000;2.渭南市药品检验所,陕西渭南714000)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2005年8月Ⅱ日实施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规定:
    (1.渭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陕西渭南714000;2.渭南市药品检验所,陕西渭南714000)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2005年8月Ⅱ日实施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制剂应当是市场上没有供应、针对专门的病种、批量小、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价格便宜的品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制剂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 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贯彻国家对医疗机构制剂管理的法规政策,理清医院制剂配制管理的思路,我们对渭南市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医院制剂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1 渭南市医疗机构制剂概况 1.1 剂型种类 渭南市共有医疗机构制剂室12家,均为普通制剂。可配制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涂剂、甘油剂、软膏剂、糖浆剂、合剂、酊剂、滴眼剂、滴耳剂、糊剂、膏剂、醑剂、洗剂等20个剂型,共取得制剂批准文号331个。其中,标准制剂272个,非标准制剂59个。 1.2 特点 一是制剂品种多,剂型多。既有大输液、小针剂又有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更有化学药制剂、中成药等。二是制剂技术力量较为雄厚。从事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人员有8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0人,是我市药学工作重要的人力资源。三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剂多,比如治疗风湿系列制剂、治疗胃病系列制剂和治疗皮肤病系列制剂等,有不少制剂如骨刺消痛膏等经多年临床总结后经国家批准为新药,医院制剂已逐步成为新药开发“摇篮”。四是制剂配制总量呈逐年递减态势。据统计,渭南市医院制剂2001年以前年产值高达1000万元左右,2004年仅为200万元左右。 2 存在问题 首先,由于医院制剂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和使用范围的影响,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同类型产品,医患首选市售药品,竞争力低,加之有关法律规定制剂不得外销,市场空间较小,经济效益不高。再者,随着《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管理规范》(GPP)的推行和实施认证,制剂室市场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制剂室建设必然需要更多资金。因此,医院制剂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 2.1 硬件设施与新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历史原因及经济因素,制剂室总体设计、布局及工艺布局不尽合理,生产设施老化落后,多为手工作业,原有的3家灭菌制剂因达不到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差而于2005年被淘汰出局。12家普通制剂室中,多数硬件条件达不到GPP要求,不能对其生产制剂进行全检,质量检验体系不健全。 2.2 品种结构不合理 《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对医院制剂明确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但是,许多医院制剂的品种结构与制药企业严重重复,属于市场上没有供应的特色制剂品种很少或者没有。 2.3 执行标准较为混乱 从渭南市医院制剂执行标准看,全市注册的品种中,执行《中国药典》标准的有95个,《卫生部药品标准》42个,《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的有90个,《陕西省医院制剂规范》的36个,执行制剂操作规程及其它药品标准的有68个。同一名称制剂,在不同的标准中,处方、制剂工艺和检验标准有时完全不同,不同医疗机构制剂执行标准也不统一。由于执行标准不统一,给制剂管理及正确使用带来很大困难。 2.4 管理不善 尽管《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PP)已于2001年颁布,但推行GPP的力度不够,不少医院制剂配制没有或缺乏完整的管理文件系统,关键生产环节没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为支持。比如:空气净化系统管理不善,新设施投入使用无验证方案和相关记录文件(已被淘汰的灭菌制剂室);制剂包装、标签、说明书普遍不符合国家药监局23号令要求,没有标注出成分说明和相关禁忌提醒,医院制剂大都剂量小、包装小,因此,在药品标签中能标出的内容就受到标签大小的影响,比如一些5ml的药剂,标签只有拇指般大小,医院就选择性地在标签上标注一些内容,制剂名称没有按照国家药监局有关药品名称原则进行命名等;未经审批配制制剂;制剂不能全项目检验或不经检验就用于临床;制剂变相流人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切使制剂的使用安全存在严重质量隐患。 2.5 人员配备不规范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制剂室必须配备相应的药学人员,且制剂、药检环节人员不得互相兼任。但目前医院制剂室普遍规模缩小、人员配备缩减,许多医院制剂室只有l~2名管理人员,大部分从事制剂配制生产人员缺乏专业学习和培训。全市从事制剂配制生产的80人当中,有一半以上还同时兼职药剂科调剂等工作,同时还有相当的临时雇佣制剂生产人员。 2.6 设备利用率低 生产设施设备大多处于半停工状态,经济效益差,全市医疗机构制剂产值几年来一直徘徊在200多万元左右,大部分制剂室常年不能满负荷生产,处于维持状态。 3 医疗机构制剂发展的对策 3.1 推行GPP,规范制剂生产行为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对制剂生产的硬件、软件、人员和管理等条件都做了明确规定,有利于促进医院制剂室改进硬件设施,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实施GPP认证,促使制剂改善硬环境,增添必要设备,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管理。在人员技术条件、设备设施、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等建立符合各自实际的软件系统,促进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规范管理,提高制剂质量,最大限度减少质量隐患。 3.2 重新认识医院制剂 对现有的制剂品种进行清理整顿,对市场上已有供应的品种,应逐步停止其配制,倡导和发展专科制剂、特色制剂。对专科制剂、特色制剂、效期过短制剂、特殊规格、特色医疗所需制剂,祖国医学的传统用药、祖传秘方、单方、验方制剂,应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逐步完善上述制剂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规程,彻底解决制剂品种问题和医院制剂的效期问题,通过整顿,清理制剂品种,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制剂质量,保证临床用药。 3.3 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对于标准制剂应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标准执行,统一制剂名称、规格,通过再注册,规范制剂工艺,操作规程、规范包装、说明书、包装材料,使其质量稳定、使用规范。对于非标准制剂,要鼓励发展,同时严格审查其质量标准,必要时对医院自拟标准由药检所进行重新审核,严格审批,对于标准不严、不规范、不能有效控制其质量的要重新修订,增加关键控制项目。建议由省局对全省制剂标准统一整理,编辑出版《陕西省医院制剂规范》,彻底解决同方异名、异方同名问题,使制剂标准统一,质量可控,使用规范。 3.4 合理定价 制剂定价时应对成本如实核算,市场价仅做参考或不予考虑,即要保证医院制剂的社会效益,又要让医院得到适当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医院制剂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3.5 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 要积极引导制剂生产和使用向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使医疗机构制剂生产既满足规范要求,又符合市场规律。没有必要每个医院都搞制剂室,可以发展地区制剂中心,即在一个医院相对集中的地区中,可以选该地区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好、条件较优越的医院,建设符合规范要求的制剂室,也可以实行制剂委托加工。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属于“医院”类别的医疗机构的中药制剂,可以委托制剂室或药品生产企业配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