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俞观文:发展民族制药业对解决“看病贵”大有作为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发展医药产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国政府承诺要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而努力,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推进药品供应和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为人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对此
    发展医药产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国政府承诺要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而努力,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推进药品供应和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为人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对此,我国民族医药产业是大有作为的。 1民族制药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药品需求的主体 我们不应该忽视,我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极其重要的。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上药品价格最低的国家,国产普药一般不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了三资医药企业的兴起,提高了我国医药T业水平和用药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三资药、进口药价格高,而国产药则量大、面广、品种多、价格 低。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外合资药厂当时的药品定价方式是由企业参照进口药品自行定价。国外药价本来就高,加上进口高关税,进口药价比国产药要贵得多,其中进口专利新药在保护期内价格更高。这样,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价格就定得较高。即使在国外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在我国也作为“原研制的新药”定价。这样的高定价、高利润引发了国产新药跟风,国内生产企业竞相涨价,以“高报价、高定价、高回扣”留出很大的价格空间,用作差价去打通各个经销环节,尤其是打进医院销售终端。由于药品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价差大、回扣多、操作方便,在医药市场“所向披靡”,出现了价格越高的药品越好销的怪现象,加剧了药品经营的恶性竞争,在人民群众中逐渐产生了“看病贵”的强烈反映。 我国民族制药工业在新中国诞生以后的50多年以来一直快速发展,是在药品方面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低层次需求的主体。这是中国现实的国情,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医药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民族制药工业当前突出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民族制药工业面临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有:1)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包括重复仿制生产)的情况严重,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厂,产品竞相削价、盲目竞争。由于新开办药厂准入标准控制不严,造成药厂太多,而拥有知识产权的生产品种太少,资源大量浪费。众多的“药谷”、“药都”、“药市”竞相出现,全国2/3的省份、80多个城市和地区都将制药业作为支柱产业,种一哄而上的做法已带来严重后果。 2)药品的科研开发投入明显不足,产品创新能力差,享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品种太少。2004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各种能源持续提价而药品不断降价,近8年来政府对药品降价15次,使医药行业减少300多亿元利润。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推行,造成药品销售利润大幅度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医药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的投入资金十分困难。2005年上半年,医药工业亏损企业已达39.7%,全国共有l 597家。医药商业有15个省亏损。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再熟视无睹。且制药业是全国6个重点治理污染的行业之一,急需资金投人改造,因而企业环保方面欠帐较多。 3)我国制药T业推行GMP认证后,提高了药品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由于制药企业在GMP改造中普遍扩大了生产能力,造成目前生产成本普遍提高,生产能力却大量闲置。 4)目前全国常用药品约l 000多种,但其商品名、别名竞多达万余种,“一药多名”现象严重误导消费,侵害病患者的利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正下决心解决“药品命名规范化”问题。 5)医药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不甚清晰,医药市场环境十分扭曲。突出反映在:(1)由于“以药养医”的体制,导致医院不合理用药严重,高价药反而好销,民族制药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医药工业产大于销,高折扣、大回成为主要营销手段,医药 市场无序竞争已呈白热化状态,造成企业不讲诚信、不守道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应收帐款普遍增加,假冒伪劣药品不断滋生。(2)药品供应重城市轻农村,忽视拥有9亿多人口的农村市场的开拓。对于常见病、地方病、多发病治疗药物的销售,政府的倾斜政策往往不到位、不落实,不利于社会稳定。(3)唯利是图倾向蔓延,药品、保健品、医疗服务的不实广告丛生,不仅误导消费者,也使民族制药工业内外交困,难以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 3对“十一五”期间发展民族制药工业的建议 1)政府要有明确的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发展类别、发展重点产品),提出需要发展什么,制止什么,有一个宏观指导性的产业导向,不要什么都“市场为导向”。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也需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我们认为,从我国国情出发,应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稳住均势,转化弱势,淘汰劣势”的方针,提高民族制药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医药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切实搞好医药产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和药厂的有序合理布局。 2)政府和企业都应十分重视医药科技进步,政府对此应有政策 倾斜,加大对制药_T业科研开发的投入,引导企业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要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的研发,走自主创新和仿创结合、仿中有创(结构创新、工艺创新、制剂创新)的道路,同时要运用高新技术来提高传统医药产品的技术水平,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3)切实改变低水平重复生产、浪费资源、无序竞争的状况,一要加强宏观调控,明确医药产业发展导向,并对其实施过程加强监督;二要既鼓励新药研发,使新药得到快速审批,又要防止一个新品、多家批文的倾向,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要对新办药厂准人标准 严格掌握,建议必要时修改《药品管理法》,严控新增制剂生产能力,坚决制止盲目办厂,以避免低水平重复、无序竞争、浪费资源;四要严格按中国国情规范药品命名,采取坚决措施,制止过多、过乱、过滥起用“商品名”的状况,绝不误导消费者用药;五要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污染严重难治理、资源消耗高、质量问题多、工艺落后、成本太高的药品品种,应坚决淘汰,以推进品种的更新换代。 4)实施促进民族制药工业发展的药品价格政策。包括:(1)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应该优质优价,并要为制药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留有必要的空间。要鼓励新药优惠定价,促进科研开发,推进科技进步。药品价格不能只降不升,理应按市场供需情况,做到有升有降,以促进生产发展。(2)专利期已过的国外“原研药”价格,与国产同品种仿制药的价差不能过大,理应缩小。单独定价品种中,专利期已过的,亦只能按国民待遇同样对待。(3)价格过低的药品,市场急需的、治疗必需的药品,应灵活掌握、适时调价,以利恢复生产供应。 5)药品招标采购工作在当前政策环境下要认真分析利弊,总结经验教训,加以改进或终止。 6)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妥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要尽快推进“三医”联动的医药卫生改革,解决好“以药养医”,体制问题。政府要从负责公共卫生的角度,维护病患者权益,救助弱势群体,从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上来切实保障人民医疗服务体系的 正常运营,并提出系统解决“以药养医”、“医药分业”的改革方案:二要增加对非营利医疗机构合理的国家财政补贴,鼓励医院医师、药师合理用药,形成多用国产药、仿制药、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局面;三要大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药品的生产、销售、科研要多为农村9亿农民考虑。农村医疗卫生要按温家宝总理指示,在乡里建卫生院、村里建卫生所。药品供应要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切实推进农村“两网”建设。对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应确保药品的及时生产供应。 7)要借鉴国外经验,如可借鉴印度保护民族制药工业的政策、做法,借鉴印度、日本在鼓励新药研究、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的做法,但切勿盲目与国际接轨,政策一定要适合国情,不能赶时髦、过度“仿洋”。 8)其他相关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民族药业的发展,包括: (1)基本药品目录要与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相一致,不要造成矛盾。我国自己研发的有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一旦上市即应进入医保目录,以鼓励新药研发。(2)cMP认证后,企业生产能力普遍扩 大,有的生产能力闲置,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放宽对”委托加工”的管理办法,鼓励国内外制药企业、科研单位、医疗单位对有批准文号的药品广泛开展委托加工,以提高制药企业闲置设备的利用效率。(3)政府应加强对药品、保健品、医疗广告的审查,搞好这方面的监督管理。(4)对于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继续加大力度坚决打击,并要严厉处罚营销中的欺诈、行贿、受贿的行为,并会同工商、行业协会等机构,积极推进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以净化市 场环境。(5)医药企业的环保治理、新药研发,应给予财政补贴、减免税、贴息等优惠政策,以资鼓励。 9)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国内制药企业要大力培养具有国内外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家,其任职期限相对稳定,使他们不但有近期打算,同时又能考虑中、长期发展规划。要造就一批有创新思维、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科及项目带头人骨干队伍,并使这支队伍做到层次结构合理,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10)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名牌”战略,获取国际“通行证”,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医药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国际认证,按国际标准化的质量品质管理体制组织生产检测,这样有利于跨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让国内更多产品走出国门。名牌产品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经济运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品牌竞争将成为未来的市场竞争主战场。政府应支持企业努力实施“名牌兴企”、“质量兴市”战略,使更多的疗效好、质量好、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大的医药品种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加快使我国从医药大国发展成为医药强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