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马荫笃:小儿感冒的分型论治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感冒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临床多见有3种类型,即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与胃肠性感冒。现将笔者治疗3种小儿感冒的临床经验简介于后。 流行性感冒 症状是高热,畏寒,头痛、背疼。四
    感冒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临床多见有3种类型,即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与胃肠性感冒。现将笔者治疗3种小儿感冒的临床经验简介于后。 流行性感冒 症状是高热,畏寒,头痛、背疼。四肢疼痛,身困乏力,继之咽痛,干咳,结膜充血。苦质红苔薄白,指纹红或红紫。脉象浮数或紧。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解表。轻证用宣消散(荆芥穗,杏仁、薄荷叶各120g,苏叶80g,山楂 、神曲、麦芽各30g,麻黄、番泻叶各15g,共研细粉,与解毒散(金银花、防风、栀子、连翘,紫花 地丁、蒲公英各30g,薄荷、大黄、甘草各20g.共研细粉合用.用量为1岁小儿宣清散、解毒散各5g,分9份,每服1份,日3次水煎服。高热 者可同时肌注喜炎平注射液。重证采用汤剂银翘豆豉饮(经验方):金银花10g-15g,连翘、黄芩各10g,淡豆豉10-15g,苇根30g,薄荷叶6g,水煎服。若高热头痛者,加生石膏30g;无汗身背疼痛者加麻黄6g,腹疼者加生白芍 10g。 病例:王某,男,1岁。2003年3月11日诊患儿发热4日,经某医院检查诊为“流 感”。用安基比林、吗啉呱、新磺胺、维生素c等多种药物治疗,热退复升。现仍发热。体温 38.52。流涕、咳嗽轻微,啼哭不安,拒食,腹胀,大便稍干燥,指纹红紫,舌红苔薄腻。心肺 (一),肝脾(一)。白细胞5.6x109/L,中性0.40。淋巴0.60。此属春瘟,拟清热解毒疏风之法。处方:宣消散、解毒散各5g,调匀分9份,每服1份,1日3次,水煎10分钟后连渣服下,白糖为引。同时,肌注喜炎平注射液1支,日2次。用药12小时后发热即退,药尽而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为鼻流清涕,鼻塞,喷嚏,流泪.继之发热,恶寒,头痛,咽喉肿疼或生疱疹,咳嗽痰鸣,气喘,全身无力,纳呆,人寐不安。治法以 辛凉解表、清热理肺为主。轻证用清肺散f生石 膏100g,双花50g,鱼腥草、前胡、杏仁、沙参、海蛤粉各30g,川贝母20g,桔红10g,木蝴蝶、青黛各5g。共研细粉与葶苈散(甜葶苈子炒100g,川贝母100g.白僵蚕、射干、甘草各50g,共研细粉合用。高热者。可配服羚羊角0.3—0.6g,水煎服。重证用鱼蛤石花汤(经验方):生石膏30g,双花、鱼腥 草各15g,前胡、杏仁、北沙参、海蛤粉各10g.川贝母、木蝴蝶、桔红各6g,水煎服。咳喘者。加 麻黄6g。咽喉肿痛者,加大青叶10g;大便燥结者,加玄明粉10g。 病例:李某,男,4岁。2004年1月25日诊患儿发热、咳嗽7日。初因感寒引起咽痛,扁桃腺红肿,经某医院诊为“上感”.用安奇颗粒、欣可诺、泰诺治疗无效,又投红霉素输液,口服牛黄酸颗粒等药物,收效甚微,现发热,体温38°C,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头疼,身困乏力,扁桃腺Ⅱ红肿充血,脉象浮数,舌质红无苔,听诊:心(一).两肺有少量湿罗音。此乃风寒袭肺,郁而化热;灼伤肺阴,炼津为痰,痰阻气道,故咳喘痰鸣,拟清热理肺,化痰止咳之法。处方:生石膏30g,双花、鱼腥草、北沙参、前胡、桔红、海蛤粉、大青叶各10g,木蝴蝶、川贝母、桔红各5g。水煎服。另取珍珠粉吹喉肿处,每日3次。上方服1剂热退.3剂告愈。 胃肠性感冒 症状除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疼、轻微咳嗽外,还有呕吐,腹胀,腹痛,厌食,口中气臭.大便干燥,或秘结2-3日未大便,烦躁不安.小便黄赤,或热结旁流,大便臭秽,舌红苔黄厚腻,脉象滑数等症。此乃内蕴积滞,外感风热所致。治应清热导滞,表里双解之法.轻证用达原散(炒薏仁50g,炒槟榔、厚朴、草果仁、柴胡、黄芩各30g,葛根20g。番泻叶5g,共研细粉)与清导散(大黄、二丑各100g共研细粉)合用。热甚者,加紫雪丹(散)开水冲服。重证服黄花双解汤(经验方):生石膏30g,双花10g,薄荷叶6g,银柴胡、黄芩、连翘、炒槟榔、大黄各10g,枳实6g,水煎服。若伴腹痛者,加生白芍10g;呕吐者,加姜竹茹10g,腹泻者,加马齿苋10g。 病例:韩某,男,4岁。2005年8月14日诊患儿高热3曰,初因过食肥腻,复感风热引起高热,经某医院用A_PC、小儿速效感冒胶囊、安乃近无效。现仍高烧,体温40℃,流脓涕,周身肌肤灼热,头痛。烦躁不安,腹胀,大便燥结2日未下,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扁桃体(一)。听诊:心肺(一);肝脾(一)。周围血象:白细胞10.9x109/L,中性0.84。淋巴0.16。此系外感挟滞,用表里双解、清热导滞之法。处方:生石膏30g,双花、银柴胡、黄芩、连翘、炒槟榔、大黄各10g,枳壳6g,薄荷叶4g。水煎服。同时肌注喜炎平注射液2支,日2次。服1剂,3小时后下大便1次,发热即退,继进2贴诸症若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