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中医体质学专版(一)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引言 自医学诞生以来,人类一直重视体质类型的划分,西方医学早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了体质分类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对体质形成、体质特征与分型以及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的关系已有-定的论述。目前
    引言 自医学诞生以来,人类一直重视体质类型的划分,西方医学早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了体质分类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对体质形成、体质特征与分型以及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的关系已有-定的论述。目前国际体质学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日本汉方医学就有专门的体质研究机构和医学杂志,西方结合遗传学对体质的研究亦在不断加强。而中医体质学从生理、病理、心理三维结构研究,直接为临床服务,他们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特色,因而中医体质学将为人类体质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内容。不久前中医体质学被列为中医基础教材主要内容之一,李德新教授主编的《中医名词规范》也将中医体质学列为中医基础范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中医基础理论也收入了中医体质学的内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在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摘编自王琦教授《<中医体质学>教材编写的重要意义》一文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