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商标中国药材驶向世界的新航船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如果问起中国有哪些药材,人们能说出一连串药材名,诸如人参、三七、厚朴、枸杞子、黄连、银杏、山药、牛膝、茯苓、麦冬、桔梗、淫羊藿……,但是问起中国药材有哪些知名商标,很可能就要难住许多人。目前,我国已有恩施紫
    如果问起中国有哪些药材,人们能说出一连串药材名,诸如人参、三七、厚朴、枸杞子、黄连、银杏、山药、牛膝、茯苓、麦冬、桔梗、淫羊藿……,但是问起中国药材有哪些知名商标,很可能就要难住许多人。目前,我国已有恩施紫油厚朴、罗田茯苓、长阳木瓜、五峰续断、吉林人参、云南三七,河南怀药、宁夏枸杞子、重庆黄连等申请了原产地保护。但真正叫得响的商标却是少之又少。中国的中药材要走向世界,必须选择新的航船一一商标。 1中药材的生产经营缺乏品牌意识,其现状令人忧虑 1.1品种当品牌,老药商不懂商标,老药农不知商标 漫步中药材专业市场,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宣传自己经营的中药材品种:正宗杭菊、正宗三七、道地紫油厚朴、道地黄连……,然而用自己的商标做门面招牌的却少有。卖自己品牌药材的几乎没有,就是经营中药材多年的老药商,你问起他(她)们经营什么品牌的药材,回答几乎一个样:“苍术、党参、杜仲、续断、牛蒡子、射干等等”。他们竟然把品牌错当成品种,问到有没有注册商标,他们只是听说有《商标法》,都没有注册自己商标,药商们还觉得“人参、三七、枸杞子”等名字远比他们自己注册的商标更响亮,自认为名药就是商标。走进有“中华亚药库”之称的湖北恩施州黄连、板党、紫油厚朴等中药材种:植地,问到“商标”,老药农竟反问“商标是什么贵重药材”。可见,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通讯等限制,药农药商对商标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注;册商标,申请原产地保护了。目前,中药材不注重商标,缺乏品牌意识十分普遍。 l.2生产及管理水平低下,缺少著名品牌,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一份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药材出口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占中药出口总值的58.4%。我国中药虽已出口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在国际中草药市场份额中仅占5%左右,而且大部分是原料中药材,其余份额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独占,原因究竟在哪里?中国有名药无名牌是最主要的原因。市场上没有商标的统装、散装中药材随意可见,就是商店里卖出的中药材也只是纸或塑料袋简易包装,这样的中药材要想卖出好价钱,那是“水中捞月”。 我国是中药材的原产国、生产国,但中药材生产技术的落后,管理的粗放,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自欧盟一些国家执行更为严格的中药材进口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检测标准后,韩国、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也提高了进口中药材标准,使中国药材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虽然中药材出口额在增加,但其增长速度不尽人意,中国药材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出口市场份额占世界中草药市场份额的比重与中药材资源大国、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2002年我国中药材进口达到8592万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主要来自德国、日本、台湾、东南亚、北美洲等1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品种是:西洋参和一些南药。亚洲地区进口中药材占进口总额的55.8%,北美洲进口中药材占进口总额的 25%,其他国家和地区占19.2%。凭借知名品牌,洋药(或药材)杀入中国市场。 2实施商标战略,是中国药材走向世界的保障 2.1商标区别于招牌,来源于传统而高于传统 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一般都以地名命名品牌或是经营药材的铺号署名,这样就形成了“道地”招牌,如“板党”、“四大怀药”、“宁夏枸杞”等等,这些招牌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产品的代名词,所以,生产者、经营者注重了老招牌的保护而忽略了商标的开发。而中药材注册商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们易于识别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拥有稳定长期的消费群体。 商标富含深厚的文化传统,中药材要挖掘传统精髓,使其不仅有文化古韵,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时代特色,做到既注重品牌的维护,又不忽视对品牌内容的创造;做到以传统商标为中心,.注册一批相关的联合防御商标,一方面扩大传统商标的范围,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新产品贯以新商标的方式,赢得市场的认同,如武汉”红桃K..商标权人通过联合注册,最终对传统商标构成一张立体交叉的全方位的收益网。 2.2打造民族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成都荷花池、江西樟树等全国大药市,尤其是一些特色街,在那里商家交易的店铺,大量交易药材是统装和散装,药材及包装盒随意搭配。不要说药材品牌,就是品种和等级鱼目混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目前,我国中药材产业整体上还停留在产品阶段,要培育出中药材的民族品牌,则需有大型龙头企业的拉动,走中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商标化、现代化之路。 在2002年“国家中药资源可持续系统的建立及全国重点中药资源调查”项目论证会上,王永炎、肖培根、陈可冀、于德权、甄永苏等院士强烈呼吁:“盘点中药资源,不能再在沙滩上建塔了”。有关专家还认为,中药材质量不稳定,部分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加工工艺落后等,严重制约了中药材的出口。于是国内一些地方提出了打造品牌促发展的战略,如吉林提出中药材的出口和国内中药材市场应实行颁发 GAP证书制度;辽宁提出打造“北药”品牌;云南提出做大”云药”品牌;湖北提出建设“中国药谷”等等,其目的都是让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让世界认知。 中药材注册商标,除了企业自身努力,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也需要通过建立一些相应的法规和行业规范,帮助生产者和经营者做大品牌,使中国药材的品牌脱颖而出,亮相世界舞台。另外,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应该跳出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实现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化企业模式的跨越。中国名牌中药材有数百种,这些名贵药材将是中药材行业最好的招牌。实施商标战略,着力打造中药材品牌是中国从实现原产国、资源大国、生产大国走向中医药强国的必由之路。 摘自:月刊《中药研究与信息》文/赵任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