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重视技术创新促进中药饮片生产与流通的现代化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饮片的配伍使用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和基本特色。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中医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提高饮片质量是一个基础和关键的环节。现存的饮片生产与流通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影响饮片质量,应该加以改进
    饮片的配伍使用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和基本特色。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中医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提高饮片质量是一个基础和关键的环节。现存的饮片生产与流通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影响饮片质量,应该加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要推广现代科技在饮片生产与流通中的应用,改变长期困扰整个行业的“同方无定药“的局面,为临床提供更加稳定、安全、有效和方便使用的饮片。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从中药材选种、栽培(饲养)、采收到饮片炮制加工、储藏、运输和配药各环节。针对这些问题因素,有人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正在逐步推行的GAP、GMP、GSP,中药饮片生产有法可依。但中药材和饮片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完整执行这些规范还十分困难。要改变饮片生产与流通环节的落后状况,提高中医药的竞争力,除需要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外,更需要推动饮片产销的技术改造,促进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 1 炮制加工瓶装饮片 制备密封的、便于机械调配的、保持中医基本特色的饮片,应该是现代化饮片生产企业的主要目标。现在技术、资金和市场条件已经具备。饮片产业应加强技术改造,生产高质量的饮片,扩大消费群体(即病患者),将促进GAP药材生产。 l.1要求全部饮片生产工厂和车间,尽快执行 GMP由于中药加工的特殊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特别是对独创的炮制方法应进行专利保护。 1.2新型中药饮片的发展 近年来,中药饮片新品种的研制屡有创新,其目的主要是方便使用。如中药配方颗粒(即免煎中药饮片)、超微粉饮片、单味中药超微饮片等已开始走进市场,特别是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已经试用于临床。 1.3瓶装饮片 为方便机械式配药,生产密封式瓶装饮片很有市场。未来中药房必然会形成以机械为主的配药方式,要开发方便而又不失中医特色的饮片。由于大小不一的饮片不适合机械调配,也不适合瓶装,必须改变大小,如植物的根、茎、皮可加工至豌豆大小,这样既可提高有用成分的析出,也不至于太小、超微化而对煎煮产生不利影响。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大多数饮片可以在现基础上对外观尺寸加以改进,适应瓶装。这种需求会促进饮片加工机械的发展。 设计与配药机械相配套的多种规格饮片瓶,要有便于存放和更换干燥剂的设计,还要有便于机械开启和密封的瓶盖设计。密封的瓶装饮片便于实行批号管理,会大大提高饮片质量的稳定性. 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饮片生产企业需要有超前的眼光,看到其中巨大的商业机会,担负起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任务;另一方面,几百种常见中药饮片的瓶装化生产是任何企业都做不到的,需要有行业协议来分配和约束,药品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要进行有效的协调。 2密封式调配 2.1目前手工配药中存在的问题 手工称量与分装误差大;触摸及药橱药斗的开放式环境形成多重污染:调剂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有些医院中药房采用小袋包装饮片进行调剂,可使剂量更准确,提高配方速度,改善中药房的工作环境。可把饮片分成小袋包装,规格有3g、6g、9g、15g等,在调剂时实际上是分发装药的小袋子。小袋是在自己的制剂室分装的,实际是将调配线延长了,但却方便患者的使用。 另外,有些厂家生产配药机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推广力度不够,使用者太少;饮片分装的机械,由于性能欠稳定,不足的是还在药斗中取药,没有解决饮片暴露带来的各种问题。 2.2密封式饮片调配法 大力发展数控式智能配药机械,从根本上解决饮片调配的作业方式,是提高饮片质量的迫切需要。 机械配药,可彻底改变中药房的现有布局,废除药橱药斗,药房药库中绝大多数是瓶装式饮片,无暴露的饮片。可用数控式(微电脑程序控制式)智能机器从密封的药瓶中取药,自动密封包装,全过程极少空气暴露,保证饮片清洁干净无污染。在联网的医院,医生在电脑上处方的指令完成后,药房即自动完成划价,病人只需直接去缴费,饮片调配在极短时间内就完成。 数控式智能配药设备,核心技术是定量分配,该技术在某些配料的行业中已经十分成熟,而中药行业配药机械的发展滞后将直接影响饮片生产的技术改造.因此,在行业政策导向中,应该把淘汰手工配药,使用配药机械,实现密封式配药作为二三级医院和其它药品经营机构GsP认证中中药房的基本条件。 3汤剂即制技术 汤剂即制技术是指在合理的时间内,对临床医师的处方饮片进行加工,制备出符合要求的汤剂。快速、便利是其基本特征。在门诊时一般汤剂应在40min左右发送给病人。 煎煮设备的广泛使用,可以使人们服用汤剂更加方便,使汤剂使用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现在少数地方使用的纯机械式煎煮设备比较落后,要加以改进,以数控式(微电脑程序控制式)智能煎煮设备代替。这样的设备可按处方要求设置煎煮条件,满足中医对饮片煎煮的特殊要求,避免“一锅煮”的非中医式煎药法。 煎煮设备还可以对药汁进行浓缩、矫味和防腐处理,进一步方便病人。 4批号与标签管理 根据《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的批号管理势在必行。这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的必由之路。现代临床对药物的来源及执行标准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详细标出。中医的临床病例报告信度不高,重复性差,饮片的来源不清是一个重要因素。药物的基本信息固化在批号中,对流通、使用、监测以及信息化管理都会提供极大方便,同时还便于执法监管。 标签是药物的文字形式,在化学药品中早已存在,美国在90多年前就为专利药品的标签管理立法。我国饮片的标签管理也应该等同于化学药品。但要根据饮片的特殊性增加相应的内容。 对植物药材,除《药品包装、标签规范细则》规定的内容外,还要注明其药用植物物种来源和特征、药材原产地、鉴定方法、炮制方法、植物名、中药名、商品名、规格、储存方法等。 中药同名异物的现象大量存在,由于药物内涵的不确定性,其结果为中医知识的传授和疗效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对广泛存在的同名异物药材,进行命名和编码研究,改变同名中药来源的泛化问题,做到一名一物,为饮片依法标签提供科学依据。 5中药房管理规范问题 中药房是饮片流通的最后环节,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巨大,现有工作方法应加以完善,否则,提高中医疗效的种种努力都可能无功而返。 中药房管理规范无国际之轨可接,这种制度上的创新也很必要。现在的GsP是针对整个药品流通经营环节的,并不是为中药房量身定做.涉及饮片的内容极少,且主要是规范现有管理,这些管理措施与其说是淘汰落后技术不如说是淘汰、弱小资本,对改变作业方式意义不大。医疗机构对购买诊断和治疗设备积极性颇高,对中药房使用的机械设备关心不够。如果不把对配药设备的要求提高,不把它作为行业的门槛,不从产业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培育,饮片流通的最后环节,将长期成为制约中医医疗水平的瓶颈,最终也会累及中药行业。 摘自: 《中药研究与信息》文/杨桢 李庆业 杨家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