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名家新论 > 正文
  • 令人瞩日的中药现代化进程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药厂厂长刘文伟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因其源自天然,毒副作用小,而具有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综合作用。近年来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药厂厂长刘文伟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因其源自天然,毒副作用小,而具有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综合作用。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潮流兴起,传统天然药物日益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产业前景,已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在我国政府中医药政策的指引下,一直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国务院领导曾多次指示要做好中药现代化工作,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把“中药现代化”列为“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各有关部委、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工作蓬勃发展,一批高技术含量的新药成果已经上市,一支多学科参与、高水平的中医药物研发队伍已经形成,我国中医药研发能力显著增强。 1.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回顾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历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致力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二是致力于中药生产所含物质基础的现代化;三是致力于中药质量控制的现代化。对于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进程大致分向两翼进行,以现代生命科学基础为导向的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导向的中药现代化研究。前者强调的是靶向明确、机理清晰的直接作用的线性的一面,形成了“发扬型”的中药产业;后者强调的是中药调动人体本身能动性的间接的综合作用的非线性的一面,形成了“继承型”中药产业。二者取向不同,但目的都是期望挖掘中药在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等方面的潜能,物尽其用,为人类健康服务。 2.中医药的继承与发扬 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底蕴,有完整系统的医疗理论。目前中药产业基本上是在此基础上,继承传统的处方和古老的制剂向近代的工艺和剂型发展的,但由于资金、教育、认识水平、技术力量、基础研究等的不足及药品市场的不够成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层次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工作还做得远远不够。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药是一个真正的“富矿”,需要挖掘的东西很多,因此,抓住机遇,利用现代最先进的技术,由我们自己来继承和发扬,实为当务之急。 3.中药的质量控制模式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是严格按各种标准规范制药,如种植、生产、临床、实验、销售等都要达到国际规范(GAP、GMP、GCP、GLP、GSP),达到三效、三小、三便的效果(三效即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即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即便存、便携带、便用)。 无论以何种模式和向何方向进行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中药的内在质量保证是最基本的要求。以线性思维为取向,从中药中筛选强活性成分开发成为药品,其质量控制也是线性的,即检测其含量及检查其纯度均与其效价和安全成正相关,其质量控制的模式与化学药物无异,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中药这种基于多成分的协调、互补或制约,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也需要用综合的、宏观的、非线性的分析观念和质量控制模式来适应。在现阶段,以现代分析技术为依托的指纹图谱分析就是一种可行的质量控制模式,它不要求把全部的成分都搞清楚,而是从色谱(或波谱)指纹图谱的整体综合特征来鉴别真伪。 指纹图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控制模式。中药指纹图谱的发展趋势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以及中药药量、生化和临床研究与中医理论的逐渐逼近和融合做到谱效结合,使指纹图谱从质量“可视”逐步做到“谱”“效”一致,即以完整的“谱”表征整体的“效”,这将是远期的目标。总之,质量控制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求思维方式的质的转变。不同学科如化学信息学和计算机学科的介入,将是必然的趋势。 摘自《开卷有益—求攻问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