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学科。其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种体质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 。中医体质学从开始到现在,重点已由整理古人有关认识转为社会调研及体质分类理论模型的建立,并结合现代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科学方法和手段,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临床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痰湿体质理论研究
中医体质学认为,痰湿体质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痰湿凝聚,表现为以黏滞重浊为主的体质状态 。痰湿体质的形体特征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有面部皮肤油脂较多、胸闷、痰多、喜食肥甘、舌苔白腻、脉滑等 ;其发病倾向是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痰湿体质是以痰湿内蕴为主要特征,并易引起痰湿证的体质状态。痰湿体质是一种常见的偏颇体质。先天禀赋是痰湿体质形成的物质基础,外在因素包括饮食、劳逸、情志、环境、气候,是形成痰湿体质的外界条件。有人认为,痰湿体质形成的主要机理是湿阴趋下,重浊黏滞,损伤阳气,脾胃运化失调。据此,痰湿体质的调理法则重在祛湿痰,畅达气血。王琦认为,痰湿体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素体脾胃运化失健,形成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调理痰湿体质重在健脾益气,并化痰除湿祛瘀。
痰湿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研究
近年来,痰湿体质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痰湿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的临床调研以及痰湿体质与疾病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工作方面。
王前飞等 通过对肥胖人痰湿型体质调研材料的统计学处理发现,肥胖人痰湿型体质是冠心病易患性的特征。刘艳骄等 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探讨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王琦等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讨肥胖人痰湿体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刘艳骄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探讨肥胖人痰湿体质与脑中风的相关性。童家罗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理性体质类型与发病关系进行分析。靳毅等 对湿与脑血管疾病关系进行了探析,认为痰湿为患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在平时工作、生活中要注意防范。刘歆颖等 对肥胖痰湿体质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与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临床治疗方法。高洁等 对中医痰湿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一Ⅱ类基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夏珞等 对痰湿体质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与痰湿体质密切相关。杜海燕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痰湿体质的关系研究中发现,痰湿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极其密切。董静 在博士论文中对痰湿体质基础研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范梦男 对痰湿体质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靖猛DB]在硕士论文中对痰湿体质与AHI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邵明伟等 对痰湿体质与痛风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钱岳晟等 对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脂联素异常与脂联素基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何洁茹等 对痰湿体质和酸性体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李响 在硕士论文中对痰湿体质与高血压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马彦 在硕士论文中对痰湿体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异性进行了研究。吴林玲 认为痰湿体质与肥胖型多囊卵巢在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上有相关性。梅仙月 研究发现,糖尿病如合并痰湿体质可能存在更明显的慢性炎症、凝血功能障碍,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黄长珍等 研究证明,痰湿体质与高甘油三酯血症之间确有相关性。
痰湿体质临床用药
目前,临床医生多结合《伤寒杂病论》中对痰饮等病证提出的治则与方药来治疗或调理痰湿体质。书中记载的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等 是后世治痰湿病证及调治痰湿体质的基本方,其中茯苓、泽泻、白术、半夏等药为后世调治痰湿体质的常用药物。
王琦教授在2005年第三届全国中医体质研讨会《论辨体论治及辨体一辨病一辨证诊疗模式的建立》的专题讲座中,给出了痰湿体质健脾利湿、化痰泻浊调治方法及代表方,如参苓白术散、三子养亲汤等。常用治疗痰湿体质的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子肉、白芥子、莱菔子、苏子等。董静 对于符合痰湿体质特征的患者,通过调整体质的偏颇状态来达到治疗目的。代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二陈汤、化痰祛湿方等。关于痰湿体质调体方药,董静 提出苍术、茯苓、薏苡仁为痰湿质调体的要药,化痰祛湿方(即轻健胶囊,由白术、苍术、黄芪、防己、泽泻、荷叶、橘红、生蒲黄、生大黄、鸡内金组成)为其调体方剂。
痰湿体质养生
中医学在《金匮要略》中早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因此,在实践中应当结合因人制宜、标本兼顾原则,采取药物调理与养生保健相结合。赵润栓等 对痰湿体质日常膳食调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痰湿体质膳食选择。如谷薯类:红薯、燕麦、玉米等;蔬菜类:大蒜、黑木耳、芦笋等。水果类:苹果、草莓等。豆类:豆腐、豆芽等。奶类:牛奶、酸奶、奶酪。肉蛋类:鸡蛋、牛肉、鸡肉等。坚果类:杏仁、板栗、腰果等。油脂类:橄榄油、玉米油、色拉油。
综上所述,痰湿体质在其概念、表现形式、体病相关研究、临床应用和体质养生方面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并被广泛应用。但对其成因、调理方法各位学者还没有统一。笔者认为,运用比较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将痰湿体质的成因、治则进行科学分析和确认,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这样才能使体质学得到更加规范、科学的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