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龙胆泻肝汤是一首经典良方,其同名方之多在众方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可见历代医家对该方的重视。当今临床常用的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
龙胆泻肝汤是一首经典良方,其同名方之多在众方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可见历代医家对该方的重视。当今临床常用的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随着对该方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及药理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本文拟对5年来该方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1临床应用
1.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刘雨杭 将9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去木通,加枣仁、夜交藤、合欢皮,水煎服;对照组46例,用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安眠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4%、88%;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2.61%、69.57%~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程维德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27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90%。曹臣和汪经革 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全蝎、僵蚕、天麻、川芎,水煎服;对照组20例口服钙通道阻滞剂盐酸氟桂利嗪、中枢抑制剂米格来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王喜芳 用龙胆泻肝汤去木通、甘草,加川牛膝、地龙、蜈蚣、丹参,治疗非根性坐骨神经痛200例。结果,显效76例、好转1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此外,以龙胆泻肝汤治疗焦虑证58例,结果,痊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70% 。
1.2肝胆系统疾病:杨先礼 以龙胆泻肝汤去柴胡,加半枝莲、虎杖、丹参、薏苡仁汤治疗2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d为1个疗程。4例服药2个疗程,6例服药3个疗程,18例服药4个疗程以上。结果,痊愈19例(HBV-DNA、HBsAg、HBeAg均转为阴性),有效9例(HBV-DNA、HBeAg转为阴性,HBsAg阳性)。魏晓东等 用龙胆泻肝汤去木通,加瓜蒌、大黄治疗药物性肝炎肝胆湿热证30例,并以口服中药护肝宁片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徐中一 用龙胆泻肝汤去木通、车前子、泽泻、生地黄、当归,加金钱草、郁金、延胡索、白芍,治疗慢性胆囊炎40例;对照组40例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方德 用龙胆泻肝汤去泽泻,加川楝子、枳壳、厚朴,治疗急性胆囊炎30例。结果,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有报道龙胆泻肝汤治疗黄疸型肝炎 、脂肪肝 ,也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9%、88.3%。
1.3皮肤病:孙毅则 将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龙胆泻肝汤,对照组口服抗病毒药泛昔洛韦。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疗效相当。曹庆生和钱春兰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86例,痊愈57例、显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02%。赵宏伟等 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毒蕴证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给予口服龙胆泻肝汤;对照组62例给予口服H1受体拮抗剂(盐酸西替利嗪片、扑尔敏片)及维生素C。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皮损、缓解瘙痒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2、4周后有效率分别为72.86%、91.43%和51.61%、66.13%。此外,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疹 、痤疮 ,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91.25%。
1.4妇科疾病:陶莉莉等[17-18 3用龙胆泻肝汤去木通、甘草,加牡丹皮、夏枯草治疗肝经郁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25例,并与达英-35(Diane-35)组23例进行对照。治疗后,两组月经异常、痤疮、基础体温单相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促黄体激素、血清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游离睾酮、雄烯二酮值均明显降低;中药组空腹胰岛素、泌乳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Diane-35组变化不明显。中药组未见不规则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王玉叶等 用龙胆泻肝汤口服、配合药渣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42例。结果,治愈119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9%。有报道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盆腔炎128例。结果,痊愈59例、好转5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7.5% 。
1.5男科疾病:陈铭等 口服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弱精症36例,对照组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巴沙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前列腺液常规中白细胞相均改善,精子活率提高。杨名滨和黄爱梅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前列腺炎128例。结果,痊愈59例、好转5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7.5%。叶文伟等 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阴囊湿疹52例,对照组45例给予Hl受体拮抗剂依巴斯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病毒性睾丸炎 、阳痿[253等辨证属肝胆湿热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
1.6五官科疾病:吴继勇等 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鼻窦炎胆腑郁热型30例,并通过填写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量表,比较治疗前后量表的条目总分。结果,治疗后在生存质量相关维度及总体生存质量方面得到明显改善(P<0.01)。王皓等 将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龙胆泻肝汤,对照组用中耳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口服激素及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邬风岩 用龙胆泻肝汤加石决明治疗青睫综合征36例。结果,显效24例25眼、有效12例13眼,总有效率为100%。所有病例经追踪观察3年,复发5眼,复发率为13.2%。另外,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突发性耳聋 ,总有效率分别为100%、
93.33%。
1.7其他疾病:文献中还有对中风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辨证选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的报道,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27%、98.27%、86.73%。
2药理研究
2.1对小鼠生理生化的影响:Mohammed Kouadir 将龙胆泻肝汤分高、中、低剂量组,连续4周给小鼠灌胃,并与空白组(自由饮水)、模型组(用灭菌磷酸盐缓冲液灌胃)进行对照。结果,龙胆泻肝汤各剂量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尿酸、肌酐及肌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龙胆泻肝汤各剂量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龙胆泻肝汤对小鼠主要的生理生化参数影响不大,不影响肝脏合成功能,对肝脏、心肌及肌肉组织没有毒性作用,反而有一定保护肝功能作用;且在相对短时间内常规剂量服用龙胆泻肝汤对肾功能没有不良作用。
2.2免疫调节、抗炎作用:章健等 通过测定血清溶菌酶含量、溶血素抗体及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细胞)增殖反应的方法显示,龙胆泻肝汤可提高动物血清溶菌酶、溶血素抗体含量和T细胞转化率,且有随剂量加大作用提高的量效关系。提示本方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适当剂量的龙胆泻肝汤可提高T细胞CD4+百分率、抑制CD8+百分率,提高脾指数,具有增强系统免疫功能 。潘经嫒等 证明,龙胆泻肝汤胶囊可对抗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作用、抑制羊红细胞和二硝基氯苯致小鼠迟发过敏反应和提高小鼠溶血素量,具有增强免疫、抗炎作用。
2.3抗病毒作用:匡琳 引用龙胆泻肝汤配方颗粒治疗生殖器疱疹患者20例,并与健康组对照,观察其对树突状细胞TLRs表达的影响。治疗前,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LRl mRNA~TLR9 mRNA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TLR2 rnRNA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LR3 mRNA、TLR4 mRNA、TLR7 mRNA、TLR8 mRNA、TLR9 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水平;TLRl mRNA、TLR5 mRNA、TLR6 mRNA表达均低于正常水平降低。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的免疫分子CDllc、CD80、CD83、CD86、HLA-DR、HLA-ABC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经龙胆泻肝汤配方颗粒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LRl mRNA~TLR9 mRNA的表达水平倾向于正常,细胞表面的免疫分子表达水平也趋向于正常。
2.4保肝护肝作用:石红等 探讨龙胆泻肝汤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靛氰绿肝清除率。结果,显示龙胆泻肝汤可明显抑制CCl4所致大鼠血清中ALT、AST升高,对抗CCl4所致肝血流量、肝清除率的下降。另外,该方具有降低乳酸脱氢酶、AST作用,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副。
2.5对解脲支原体的抑制作用:解脲支原体(UU)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可致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睾丸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不孕不育等。黎氏 将苍柏湿毒组方、龙胆泻肝汤、八正散、萆薜分清饮及四妙丸分别制成药液,测定对30个UU菌株的抑制作用。结果,在5个组方中,龙胆泻肝汤组抑制UU生长、繁殖的作用最强。
3不良反应
2006年以前,有些关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龙胆泻肝汤引起肾毒性的临床报道,为了证实这些副作用,近年来有许多毒理学方面的研究。
张娜和谢鸣 对龙胆泻肝汤与单味关木通对大鼠的肾毒性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单味关木通药液、含等量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分别给大鼠连续灌胃8周,均可见肾功能改变,但龙胆泻肝汤组的肾损伤轻于单味关木通,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单味关木通组(P<0.05)。肾组织匀浆中白介素.1B、白介素-6水平高于正常组;组织切片显示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张娜等 观察了单味关木通、龙胆泻肝汤、去当归、生地黄、甘草的龙胆泻肝汤给药后大鼠肾功能、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关木通与配伍关木通的两个复方均可引起肾损伤;龙胆泻肝汤去当归、生地黄、甘草方的肾毒性强于龙胆泻肝汤。蒋晔等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关木通配伍前后马兜铃酸A含量的差异,探讨龙胆泻肝汤配伍的合理性。结果,单煎液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明显高于复方煎液(P<0.05)。全世建等 的结果认为,关木通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后,可降低马兜铃酸A的煎出量,且在龙胆泻肝汤各拆方组中,全方组马兜铃酸A含量最低,其次为关木通+当归、生地组。许刚和谢鸣 证明,去当归、生地黄、甘草的龙胆泻肝汤方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高于龙胆泻肝汤方。白彦萍等 的结果认为,在龙胆泻肝汤方中可用通草、淡竹叶代替木通,且本方宜短期、规范剂量应用。
4结语
笔者对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时发现,龙胆泻肝汤治疗的疾病中,皮肤科疾病所占比例最大,特别是带状疱疹;其次为肝胆、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再次是五官科、男科、妇科疾病。此结果提示,今人使用龙胆泻肝汤基本与古书记载相符,应用范围广,且临床报道所采病例数较多、设对照组以证实龙胆泻肝汤的疗效。本方主治肝胆经循行线上的病变,且病变部位多在肌表,证属湿热并重或实火上炎者;辨证要点为局部红肿而热,瘙痒或疼痛,分泌物黄稠、混浊、黏腻,舌苔多黄腻,舌质红,尿黄或赤涩,大便偏干,脉弦等。临证时还要注意控制本方使用时问、规范剂量,中病即止,避免不良作用。需要提及的是,木通的品种繁多,有关木通、白木通、川木通等,关木通有较强的肾毒性,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已取消关木通作为中药成方制剂的原料,故目前已少用。现多用川木通或通草代之。在药理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验证了本方治疗疾病的多方位、多靶点的中医药特色,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佐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