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肾结石是指由于持续性或复发性尿路感染而引起的尿路结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石,约占肾结石的15%-20%m。通常构成感染性结石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铵镁和磷酸磷灰石。感染性肾结石生长快,复发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常可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甚至可导致肾衰竭。本研究观察自拟通淋消石汤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性结石的效果,探讨清热通淋排石中药对感染性结石的远期疗效。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诊断标准,参照叶章群等主编的《泌尿系结石》制定的感染性结石的诊断标准拟定:(1)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2)临床症状:发作时腰腹疼痛,或痛及前阴,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恶寒。(3)腹部x线平片中可见半透光的结石影,多呈鹿角状。(4)尿常规检查有较多白细胞,并可有红细胞增多。(5)尿液细菌培养阳性。(6)超声检查辅助诊断结石的存在及其大小、位置、肾积水的程度。此外,如收集到结石,做结石成分分析为磷酸钙或磷酸铵镁结石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1.2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本院门诊就诊的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超声检查提示结石直径在0.8—1.7 em之间,共收集病例89例,按就诊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47例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32—56岁,平均(46+0.9)岁;病程6个月一36个月,平均(20.7+1.5)个月;肾结石28例,输尿管结石19例。对照组42例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35-60岁,平均(47.6+0.79)岁;病程5个月-39个月,平均(19.8+2.3)个月;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l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本院王子正主任区师多年研制的经验方通淋消石汤配合ESWL治疗,方药组成:海金沙、鸡内金、茯苓、牛膝、泽泻、地龙各209,金钱草309,白茅根409,瞿麦159,王不留行159,莪术159,穿山甲10g。腹部绞痛者,加延胡索159,白芍209;血尿较重者,加大蓟159,小蓟159,三七粉l09;肾盂积水者,加桂枝129,丹皮159,赤芍2090水煎成400 mL,2次/d,200ml/次,口服,早晚各1次。结石大于1cm者,用药3 d后开始行ESWL,患者每间隔15 d碎石1次。2.2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从治疗剂量开始,口服。结石大于1cm者,用药3 d后开始行ESWL,方法同上。
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l周后开始第2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3疗效观察
3.1 安全性观察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纳入第1天检查记录1次,以后每个月复查1次。
3.2疗效标准治愈:腰腹疼痛及小便频急涩痛等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腹部x线及超声检查确定结石排出,肾盂积水消除。有效:腰腹疼痛及小便频急涩痛等症状明显好转,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及红细胞均较前减少,腹部X线及超声检查显示结石较前减小。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未见减少,腹部x线及超声检查示结石无变化。
3.3尿液细菌培养检测 用药前根据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西药,开始用药后第4周、第8周,停止治疗后第2周各复查1次尿细菌培养。
3.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t检验。
3.5结果
3.5.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47例,治愈15例(31.9%),好转29例(61.7%),无效3例(6.4%),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42例,治愈7例(16.7%),好转l9例(45.2%),无效l6例(38.1%),总有效率为6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 论
感染性结石是由于感染了含尿酸酶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尿液偏碱性,使尿液中的磷酸铵镁容易沉积,从而形成结石。因感染性结石的基质内存在存活的细菌,故其治疗要点是应用抗生素。因此,在ESWL治疗前,首先须应用药物来控制尿路感染,而在ESWL治疗后也应重视术后抗感染的问题,因为感染性结石粉碎后可将大量细菌释放到血液中,引起严重全身性感染。目前单纯使用ESWL治疗该病的残石率较高,残石及再次感染均可造成结石复发,而目前临床还没有能控制感染性结石及复发的有效药物。
该病相当于中医“石淋”、“热淋”的范畴。多为脾虚失运或肾虚为热所乘,湿热蕴积下焦,煎熬尿液,尿中沉浊物与湿热互结而成砂石,脾肾虚弱为其本,砂石、湿热为其标。故在治疗上应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为主,同时配以健脾益肾、活血祛瘀之药。通淋消石汤以金钱草、海金沙为主药以清热通淋,消石;鸡内金、茯苓健脾化石;牛膝补肾,活血化石,并能引诸药下行;瞿麦、白茅根清热利湿通淋;莪术、地龙、穿山甲、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排石,全方共奏清热通淋、溶石排石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金钱草含生物碱,具有抑制晶体聚集,防止结石形成的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氏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海金沙含有多种黄酮甙,具有解痉、扩张输尿管和排石作用,并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茯苓能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配合其他药物以抗菌,并促进结石排出。经临床观察该方有广谱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可以治疗尿路感染。同时应用该方能提高ESWL的疗效,这可能与其中某些药物可以扩张输尿管及松解结石与组织粘连,加速结石的溶解及移行有关。并且中药汤剂对行碎石术后的输尿管损伤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从而降低了再次感染机率,减少了感染性结石的成石因素,对预防其复发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