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腔或软组织沉积而致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反复发作可使关节变形,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一旦发病,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该病急性发作期用西药治疗效果虽然较好,但由于对胃肠道刺激和损伤其它脏器,使得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从2008年以来,我们应用侗医的三针一罐疗法配合内服侗药“活血通脉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共收治16例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少36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半。经常反复发作。
2诊断依据
2.1在趾指关节或大关节处经常反复发生红肿疼痛,局部发热等症状。
2.2经医院化验检查血尿酸偏高或升高者。
3治疗方法
3.1先用三针一罐疗法治疗,根据病情选好穴位后施行银针(然后用电针刺激),再放瓦针,第三步用药煮竹筒火罐拨罐,留次再针20~30分钟,留罐10一15分钟,连续7天为1疗程。
3.2内服“活血通脉汤”。药物组成:美叫五(红藤)509、叫进迎娃(银花藤)50g、娘棕扣(瘦种子)30g、美蝈(木瓜)20g、美白蜡(白蜡树皮)20g、南所嫩(南苍根)15g、庚苕唑(背著蓣)15g、美王啪(黄树皮)10g、美皓夺(红牛克膝)10g、美档贵(家野当归)10g、骂娘谢(哦菜)10g。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混匀,分3次服完,7天为1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4疗效评判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化验血尿酸指标降至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化验血尿酸指标未降至正常。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血尿酸指标无任何改变。5治疗结果
共治疗16个病例,治疗时间最长3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痊愈6例,占37.5%;有效5例,占31.25%;无效5例,占31.25%;总有效率68.75%。
6典型病例
廖某,男,74岁,山东人,于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9年进入西藏时受寒过度,经常感到周身关节处酸软无力,年月日久,患者于2007年病情加重,初期仅在拇指关节处红肿热痛,以后逐渐累及右足踝关节,且经常反复发作,发作时剧痛难忍,全身汗如雨流,尤以足拇关节痛甚,日轻夜重,医院给他局部注射吗啡封闭,疼痛也不能缓解。2008年元月28日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痛风病。疼痛难忍急住院治疗以及输液。服用秋水仙硷止痛效果显著,但头晕恶心、腹泻等副作用反应也大。以后发病逐渐加重,发作时间逐渐增长,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在住院中就发作38次之多。患者医药费花2万余元,收不到止痛效果,廖某自己要求出院找草医治疗,经人介绍于2008年4月16日,廖某由人扶持,柱双拐来求治,右足大趾和右踝关节红肿热痛,小便短赤,舌偏红,苔黄,脉细数。治疗投以“活血通脉汤”每日1付,水煎分3次服用,配合“三针一罐”疗法,针刺足三里,上属虎,下属虚,解溪、昆仓穴,太冲穴、曲池穴、委中穴。九星火针叩击患处,用瓦针穴位放血,然后施以竹筒火罐治之。经治疗7天后,痛风症状已基本消失,行走自如,经3个疗程治疗后,患者到州医院验血沉、血尿酸等指标均降至正常范围,病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7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虽然是常见症,但从根本上解除病因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通过应用三针一罐疗法,配合内服活血散瘀,退火解毒,通络镇痛的侗医药经验方治疗,获得了较为显著效果,实践证明侗药许多治病技术方法和方药对治疗常见的疑难病证疗效满意,我们应当很好地发掘,继承和发扬,造福于人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