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洋地黄毒性反应临床观察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 时间:2009-08-29 14:50:00
  • 核心提示:  洋地黄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有效药物,但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毒性反应甚为常见。2007~2008年,我院收治采用洋地黄治疗的患者236人,其中发生毒性反应30人,占12.7%,现将主要临床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洋地黄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有效药物,但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毒性反应甚为常见。2007~2008年,我院收治采用洋地黄治疗的患者236人,其中发生毒性反应30人,占12.7%,现将主要临床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l8例,女12例;年龄l9~84岁,平均46.6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肺源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冠心病3例,其他2例。观察及护理

      1.毒性反应观察:洋地黄毒性反应最常见胃肠道、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反应,可先后出现,也可单独出现,很难与心脏本身病变引起的症状相鉴别。因此有症状出现时,及时辨别洋地黄中毒或洋地黄用量不足至关重要,在用药期间需严密观察,必要时心电监护。本组发生胃肠道反应18例,占60%,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等;发生神经系统症状12例,占40%,表现为头痛、头晕、抑郁、失语、谵妄、烦躁、失眠、精神症状(在老年人或动脉硬化患者中易出现)、视觉改变、黄视、绿视等;发生心脏毒性反应l3例,占43%,表现为注射或口服洋地黄药物后心率比用药前明显增快(>100次/rain)或过缓(<50次/min),出现心律失常等。

      2.心率、心律观察:用药前测脉搏或心率至少lmin,观察心率、心律,若脉率在60次/min以下或出现以前不曾发生过的节律不齐时,应停止给药,并请医生进行必要检查。注射给药时,推注宜缓慢,注意观察,由助手协助听诊或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注射后观察心率、心律变化,一般观察时间不少于lh,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心率有异常变化时,应及时作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护。

      如一患者,男,49岁,风湿性心肌病并心衰,表现为心慌,心率l02次/min,节律不齐,胸闷、气促、紫绀,肝肋下2cm,口干,食欲不振,胸腹部胀感,全身水肿,尿少。经口服地高辛0.25ra9/日,同时服用利尿药后,上述症状减轻,但用药5天后心悸加剧,心率54次/min,节律不齐,乏力,精神萎靡,头昏、眩晕、视力模糊,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为洋地黄中毒。在用药过程中要仔细听心音,有时期前收缩不易从脉搏中发现,尤其二联律时脉搏常表现为规则,有房颤者最好在心电监护下用药,因有时用药后听诊心律转为规律,往往是中毒表现,并不是室性心律,有时是交界心律或结性心律。

      3.做好观察记录:洋地黄类药物个体差异大,因此对每一例应用洋地黄的患者,用药前、用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都要作详细观察记录,以便根据疗程中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决定是否继续用药。其中包括心脏反应情况,胃肠道反应情况,精神症状等表现,同时注意观察尿量,记录24h出入量,观察下肢水肿情况,每天早餐前给患者称体重并记录。

      4.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毒性反应诱因:①严重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即使应用小剂量洋地黄,仍易发生中毒。②注意电解质平衡:防止各种因素引起低血钾发生,心肌细胞内失钾,可使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强,是引起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低镁、高钙都易引起洋地黄中毒。③肝肾功能障碍:洋地黄在肝内分解,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易积蓄平毒。④慎重或避免同时使用能增加洋地黄中毒性作用的其他药物,如钙剂、利血平等。⑤其他:内分泌疾病、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B1缺乏及老年人对洋地黄敏感性高。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