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其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及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生物、中药等。本文应用化疗配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晚期喉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晚期喉癌。将36例晚期喉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l9例中男性l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1.5(48~76)岁:平均病程8.3个月(5个月~1.5)年;其中声门上型l2例、声门型5例、声门下型2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ll例、中分化6例、低分化2例,7例患者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无远处转移。对照组l7例中男性l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1.2(45~78)岁;平均病程8.9个月(3个月~1.6)年;其中声门上型11例、声门型4例、声门下型2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9例、中分化7例、低分化l例,5例患者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无远处转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分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诊断标准:①除声嘶外,常有呼吸和吞咽困难,喉外部变形和颈部淋巴结肿大:②喉镜检查可见肿瘤呈菜花状、结节状或肿块状,表面可有溃疡、坏死及假膜,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③喉部x线平片、断层片和CT检查可明确肿瘤部位、范围及有无软骨破坏。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诱导化疗方案,静脉点滴5一氟尿嘧啶50m9,1次/d,连续治疗5 d;顺铂20m9,1次/d,连续治疗7 d;平阳霉毒16m9,隔日静脉点滴,l次,d,连续治疗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中药(太子参15卧黄芪15g、北沙参12g、天冬9g、麦冬9g、白术9g、枸杞子9g、天花粉6g),随症加减。1剂/d,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用4周。治疗期间每周作一次全面体检,详细记录肿瘤大小。治疗前后,分别行纤维喉镜及CT检查,治疗结束后4周评估疗效。
1.4疗效判定标准:近期疗效按WH0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病情进展(PD),以CR+PR为有效(RR)。CR:肿瘤病变完全消失,维持4周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PR:肿块缩小50%以上,维持4周以上,临床症状明显缓解。NC: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维持4周以上,临床症状较前无明显变化。PD:原有病灶较前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临床症状较前加重。毒副反应按l981年WH0标准评价。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生存率的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治疗组CR7例(36.89%) PR例6(31.6%)、NC3例(15.8%)、PD3倒(15.8%);对照组CR3例(17.6%)、PR5例(29.5%)、NC3例(17.6%)、f'X36例(353%),RR47.1%,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82.6%,对照勇I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0.0285,P<0.055。
2.2毒性反应:两组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其中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5例、白细胞减少3例、肾功能损伤l例;治疗组胃肠道反应3例,白细胞减少1例。3结语
本研究应用诱导化疗配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晚期喉癌,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应用益气养阴中药,通过扶助正气、培植本元调节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平衡。结果表明,化疗配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喉癌,可达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免疫功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