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小针刀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进展

  • 来源: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7-06 15:29:00
  • 核心提示: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肩凝症”,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本病多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又有“五十肩”之名。笔者采用小针刀结合推拿治疗本病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l临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肩凝症”,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本病多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又有“五十肩”之名。笔者采用小针刀结合推拿治疗本病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l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1)50岁前后,有肩部损伤史或曾有局部固定史,或有偏瘫史,受寒、受潮湿史。(2)缓慢发病,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上举外展及肩部旋转活动受限,其中以外旋受限尤著,在急性期以肌肉挛缩为主,慢性期以关节痉挛为主;日常生活如梳头、穿衣、束带、举臂等动作均感困难。(3)肩前方、肩突、肩峰下、结节间沟、三角肌附着处、肩胛骨内上角、四边孔左右、肩胛间等处有压痛;关节外旋、内旋、外展、上举均受限;三角肌及冈上、冈下肌均有萎缩。(4)x线检查示肩胛冈轴线与肱骨轴线夹角140。,肱骨大结节骨质疏松或囊变或大结节钙化。

      1.2排除标准不遵医嘱治疗者;中途退出者;不能按时复查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

      1.3一般资料入选的80例均为2007年8月至2008年10月我院骨伤科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48-63岁,平均50.55岁;病程2月至8年,平均1,5年。对照组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47-62岁,平均49.75岁;病程4月至7年,平均1.6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组采用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

      (1)小针刀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一手握住患侧肘部,被动活动患肩,找出被动活动时的最明显疼痛点和压痛点1-5个,作好标记。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局部浸润麻醉后,术者戴无菌手套以左手拇、食指绷紧进针点皮肤,右手持小针刀在标记处皮肤进入至深层组织,当患者诉酸、胀、酥感时纵行切开3---4YJ,再横行剥离2—3刀。如痛点在肩峰下滑囊位置时,则行通透剥离法。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注意事项:必须熟悉局部解剖,避开体表的血管、神经;在深层组织要边探索边进针,如针刀碰到神经时患者诉有麻木、触电感,如碰到血管则诉疼痛,此时应轻提转刀锋,稍移动刀锋1-2mm,再继续进针刀。当患者出现酸、胀、酥感时,即示到达病变部位,便可施行针刀剥离术。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

      (2)推拿手法:小针刀结束后适当休息,嘱患者仰卧于推拿床上,放松,术者站于患侧,面对面,医者手握患者上肢,先施以一指禅配合弹拨手法,在三角肌、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压痛点弹拨,以患者局部酸胀痛能耐受为度,接着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肩部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肢,被动活动肩关节,切勿用暴力,以听到关节囊撕裂声为佳,手法要由轻到重,最后用拿法、牵抖法,结束推拿治疗。推拿治疗隔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2.2对照组  痛点封闭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痛点封闭:用2%普鲁卡因20 mL,氟美松10 mg,654-2lO mg,糜蛋白酶4000 u混合液,在压痛点处快速注药,3 d 1次,2周为l疗程。推拿手法同治疗组。

      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治疗1月后的综合疗效。

      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全部统计过程在SPSSl2.0中进行。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肩部疼痛有所减轻,肩关节活动有所改善;无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改善。   

      3.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l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24        10         4           2             950   

      对照组    40       14        13         7           6             850

      注:秩和检验,两组比较,P<0.05。   

      4讨  论

      肩周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指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及滑囊的退行性病变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一般认为与损伤(尤其是慢性劳损)和炎症(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及腱鞘、肩肱关节囊等部位不同程度炎症)及局部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该病虽然有一定自愈倾向,但病程长,痛苦大,患者多要求积极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虽然能取得一定疗效,但至今仍缺少特效的治疗方法。

      小针刀是将中医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它取中西医学之长,一方面可以发挥中医针灸经络学说之特点,利用“针”的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通则不痛”;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对局部粘连、瘢痕等病灶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解除了粘连对感觉神经末梢的压迫与牵连,同时切割的刺激还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从而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恢复病变局部的生化和物理平衡;再配合自我康复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本疗法虽然属微创治疗,但应严格无菌操作,而且必须熟悉掌握解剖知识,准确定位,进针手法恰到好处,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