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二陈调气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6-12 15:52:00
  • 核心提示:  笔者采用本院制剂二陈调气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FD的罗  马IIl诊断标准选择病例:临床表现为餐后饱

      笔者采用本院制剂二陈调气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FD的罗

      马IIl诊断标准选择病例: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周,近3周有症状。

      1.2一般资料

         共选择150例,均为本院消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男性3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36.3岁,病程3~42个月,平均23个月;对照组64例,男性2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7.6岁,病程3~36个月,平均21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二陈调气丸(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紫苏叶、黄连、藿香、桂枝,制成水丸,每粒约重0.39,本院制剂室提供),每次69,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胶囊[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批号07.Ol.Ol],每次5 m9,每日3次。2组均用药4周为l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2.2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临床症状应用半定量法,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按无、轻、中、重4级计分。无症状计0分,轻度(偶尔发作)计1分,中度(症状持续发作,但不影响工作)计2分,重度(症状持续发作、影响工作和生活)计3分。2.2.2  胃液体排空试验按照文献[3]方法测定。仪器为美国飞利浦CHD彩色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7.5 Mllz,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测定。

      2.3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候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总积分减少≥95%,且停药1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总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总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总积分减少<30%。

      3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l8例(20.996),显效36例(41-9%),有效24例(27.996),无效8例(9.3%),总有效率90.7%。对照组临床治愈4例(6.3%),显效19例(29.7%),有效24例(37.5%),无效17例(26.5%),总有效率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FD属中医“痞证”、“胃脘痛”范畴,主要由于肝胃不和,湿热蕴结。气机不畅所致。该病为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疾病之一,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若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加之恣食肥甘厚味,导致气滞不畅,湿热内蕴,肝胃失和,中焦气机失调,饮食入胃,难以消化,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久之,胃中络脉不畅,出现胃脘痛、上腹部烧灼感。二陈调气丸为高密名老中医呼培星教授经验方,是在温胆汤基础上加紫苏叶、黄连、桂枝、藿香组成。方中温胆汤理气燥湿、行气降逆;加紫苏叶、黄连增强清热燥湿、理气降逆功效:加桂枝行胃中滞气、振奋胃阳;加藿香芳香化浊、和胃醒脾。全方共奏理气和胃、燥湿化浊之功,使胃中湿浊去、气机畅通,恢复胃的通降功能,治疗气滞胃浊的FD疗效甚佳。一般情况服用该药l~2周即可见显著疗效,并且疗效持久,复发病例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