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白及配地榆临床运用体会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4-21 16:40:00
  • 核心提示: 咯血:刘某,男,45岁。支气管扩张病史10余年。咯血已半个月,咳痰色黄,面色萎黄,舌红晦苔,薄黄而干,脉沉数。X线提示:支气管扩张。中医诊断为咯血,证属肺热壅盛。治以清热化痰,降气止血。处方以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

            咯血:刘某,男,45岁。支气管扩张病史10余年。咯血已半个月,咳痰色黄,面色萎黄,舌红晦苔,薄黄而干,脉沉数。X线提示:支气管扩张。中医诊断为咯血,证属肺热壅盛。治以清热化痰,降气止血。处方以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浙贝母、栀子各20克,甘草10克,白及30克,地榆25克,丹皮15克。水煎分3次服。本方以泻白散加减清热化痰、降气凉血,重用白及、地榆以凉血止血。诸药合用,可使热除痰清、气降血止。守方服用数剂,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

            肌衄:李某,男,15岁。患者3天前因食鱼致双下肢皮肤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红色斑点,伴口渴、便秘、尿赤,舌暗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肌衄,证属热盛迫血。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犀角地黄汤化载。处方:白鲜皮、白及、生地、水牛角、丹参各20克,蝉蜕、僵蚕各10克,地榆、黄芩、丹皮、赤芍、白芍各15克。水煎分3次服。3剂紫癜消失。用犀角地黄汤加味以清热凉血解毒,配伍地榆、自及旨在增强凉血止血解毒之功,佐以白鲜皮、蝉蜕、僵蚕以疏风清热。

            胃脘痛:王某,男,17岁。胃脘部疼痛,嘈杂泛酸,腹胀,口干不欲饮,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肝气犯胃。治以疏肝理气,清热止痛。处方:陈皮、龙胆草、元胡、海螵蛸、白芍各15克,半夏、灵脂、香附、郁金、三棱、莪术、牡蛎、青皮、柴胡各10克,地榆20克,白及25克,儿茶(冲)5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而症状痊愈。本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大剂量应用白及、地榆以清热凉血,生肌止痛,佐海螵蛸、牡蛎以清热制酸,诸药合用,效如桴鼓。

            泄泻:林某,女,37岁。腹痛泄泻2个月余,大便每日4-5次,食少纳呆,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肠镜提示为结肠、直肠炎。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脾虚泄泻。治以益气健脾止泻。

      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太子参、山药、薏米各30克,白及、黄芪各50克,白术、茯苓、扁豆、莲肉各20克,地榆25克,元胡、儿茶、砂仁(后下)、五倍子、甘草各 lO克。水煎分3次服。本方以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为主,重用地榆、白及旨在涩肠止泻,解大肠之毒,祛腐生新。

            体会:《本草新编》谓白及属“阳中之阴”,地榆“阴中阳也”,二药相伍,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相须为用,辨证用药,效若桴鼓。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及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具有抗感染作用,可消除局部炎性水肿,保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还可促进血细胞凝集,达到生肌止血之效。地榆具有杀菌作用,可收缩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因此,二药相伍能消炎止血,故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支气管扩张、出血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