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咳嗽临床治验举隅之内伤咳嗽

  •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01 15:22:00
  • 核心提示: 病案:王某某,男,10岁,初诊时间2004年1月8日。患儿体质瘦弱,平素易感冒,咳嗽常月余不愈。此次发病,发热、咳嗽,经西医诊断为肺炎。住院用抗生素治疗半月余,高热已退。但患者仍咳嗽,痰量不多,不思饮食,大便溏泻,日2~3次,面色苍

            病案:王某某,男,10岁,初诊时间2004年1月8日。患儿体质瘦弱,平素易感冒,咳嗽常月余不愈。此次发病,发热、咳嗽,经西医诊断为肺炎。住院用抗生素治疗半月余,高热已退。但患者仍咳嗽,痰量不多,不思饮食,大便溏泻,日2~3次,面色苍白,苔厚略腻,脉滑。辨证:肺脾气虚,痰湿阻肺。治以健脾益肺,祛痰止咳。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焦术10g、茯苓15g、神曲10g、砂仁10g、白扁豆10g、陈皮10g、桔梗10g、山药10g、半夏10g、蜜紫菀10g、蜜枇杷叶10g、炙甘草10g。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3剂后,患儿咳嗽大减,效不更方,又以上方再服3剂,诸症痊愈,嘱其继服参苓白术散调理半月。

            按语:内伤咳嗽一证,病位在肺,多痰饮为患,根源在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聚湿生痰,痰生于脾而贮于肺,肺虚常受痰湿内扰,清肃失令,咳嗽难已。若脾虚日久可导致肺气亦衰,出现咳嗽、气短、语言低微等症状,临证当详辨寒热虚实,祛邪不忘固本,扶正以顾护胃气为始终,其辨治关键终不离肺胃,此即“聚于胃,关于肺”精髓之所在。清代林佩琴有“因痰致咳者,痰为重,主治在脾”之说,健脾培土.可杜痰源,痰少咳自减。此病例以参苓白术散治疗,此治疗取效满意的关键在于时时注意顾护脾胃,治疗上通过补益脾胃达到补肺的目的,此即“补土生金”的代表方剂。祛邪不忘扶正,宣肺不离益气,症状缓解后继以益气理脾法巩同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