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咳嗽临床治验举隅之风热咳嗽

  •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01 15:20:00
  • 核心提示: 病案:徐某某,男,4岁,2002年8月12日初诊。患儿因发热、咳嗽2天,曾于某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抗生素及止咳化痰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患儿初起咳嗽无痰,流黄涕,咽痛,口干微渴,午后开始发热,咳嗽加重,面色、

            病案:徐某某,男,4岁,2002年8月12日初诊。患儿因发热、咳嗽2天,曾于某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抗生素及止咳化痰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患儿初起咳嗽无痰,流黄涕,咽痛,口干微渴,午后开始发热,咳嗽加重,面色、口唇潮红,精神萎靡,食欲差,大小便正常,舌质偏红,苔薄黄中间厚腻,脉略数。辨证:风热犯肺型咳嗽。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桑叶6g,菊花6g,连翘6g,桔梗6g,苦杏仁6g,芦根lOg,枳壳4g,陈皮4g,牛蒡子6g,蜜枇杷叶8g,蜜紫菀6g,甘草4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2剂,热退,精神、纳食均好转,仍轻微咳嗽,原方继服2剂而愈。

      按语:风热咳嗽常因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营卫失和所致。肺位最高,不耐寒热,且为娇脏,风热病邪从口鼻而人,肺必受之,邪居肺络,肺失清肃,故以咳嗽为主症。风热犯肺、热灼肺津故见口干微渴;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鼻咽部先受其邪,故鼻流黄涕、咽喉痛;风热客表,营卫失和,故发热;舌苔薄黄,脉数为风热初犯肺卫之象。因此,治疗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味甘、苦,性凉,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轻清灵动,直走上焦,共为君药;苦杏仁肃降肺气,桔梗开宣肺气,二药一宣一降,以复肺的宣降功能而止咳,二者共为臣药;牛蒡子尤擅宣畅肺经之气,气畅则邪易透达外出,为咽痛咳嗽必用之药;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而止渴,蜜紫菀,蜜枇杷叶润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理气化痰,可使“气顺痰自消”,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且与桔梗相合清利咽喉。诸药相合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畅,则表邪解,咳嗽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