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室性期前收缩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之临床研究(问题与展望)

  •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4-01 10:19:00
  • 核心提示: 虽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本病的药物剂型较单一,不能有效的处理“心悸”、“胸痹”等急重症。②用药差异较大,可重复性差。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

            虽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本病的药物剂型较单一,不能有效的处理“心悸”、“胸痹”等急重症。②用药差异较大,可重复性差。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甘草,丹参,麦门冬,苦参,黄芪,桂枝,当归,五味子,党参,生地黄,酸枣仁,龙骨(齿),川芎,牡蛎,瓜蒌,黄连,太子参,红花,赤芍。③药物剂量差异较大,限制了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的开展,增加了进行相关研究的难度。④实验研究相对欠缺,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展开实验设计。⑤部分报道,缺少对比研究,疗效难以得到认可。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运用新方法、新思路加大研究力度。而临床、动物实验、药理学、毒理学的综合研究也将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