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中风病的发病与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血管内皮损伤成正相关。卜晖等研究发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24h之内血清 IL一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血清IL-6水平与脑梗塞的面积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清TGF-B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进入恢复期后 TGF-β1有所升高。炎性细胞因子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的免疫活性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可来源于缺血的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它们共同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应激反应和炎症的调节。
2毒损脑络理论是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重要理论基础
王永炎院士在毒邪致中风病的病机假说基础之上,进而提出毒损的重要环节是“毒损络脉”。络脉是最重要的邪气侵入靶标和途径。明确提出毒损脑络理论是治疗中风病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关键理论基础所在。
络脉作为沟通上下内外、畅流气血、运毒排毒的通道和载体,对防止毒的留滞、扩散、泛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络脉不病,虽邪气袭人亦难以传里深人和旁泛为害,虽病亦轻;相反,若邪气传络,启动病络机制,引起络体受损、络用失常,必然使正常的专司沟通上下内外、畅流气血、运毒排毒的络脉之功能发生乖戾和形质遭受损伤,而使络脉成为邪气作祟,众邪内蕴、积聚、留滞和传播的作伥地,序贯引起脏腑、组织、器官的受损,而发生疾病。上述邪气人络的过程,以毒人络脉最重;而邪气损络的过程,又以毒损络脉为最。毒损络脉既是疾病过程发展的必然阶段,标志着病情变化的结点,也是以证候表达为核心的联系病因与发病的多维界面的、动态时空变化着的复杂系统。
急性中风后常有瘀毒、热毒、痰毒互结,参与了脑神经元损伤链的病理过程,毒损脑络、脑髓,成为中风病病情险恶、难以治愈的关键病因。针对病因以解毒通络为法,及时清除及抑制这些有毒物质,从而可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
3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根据毒损脑络的病机理论,采用通络法以畅通气血的渗灌,从而恢复脑神功能,是中风病治疗的核心环节。毒去则脑络易通、气血易灌、脑髓得养、脑神易复,络通则有利于排毒解毒、毒有出路。如此脑络、脑髓、脏腑组织器官不会进一步受损,且能得到气血滋养,疾病向愈。针对热毒致病的病机特点,采取祛邪为主的治疗原则,使用清热解毒中药以驱邪外出,给热毒以出路。热毒既去,脑脉自通,脑窍自开,神明白清。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中风病已有大量的丰富的临床实践,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充分肯定,同时对其作用机理也作了深入研究。
如清开灵注射液,该药由《温病条辨》之安宫牛黄丸改良而制,主要成分有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集清热解毒药之大成,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之功,用于中风病急性期,效果显著。迄今为止,通过对清开灵有效组分进行动物实验得出如下结论:高永红等提出清开灵有效组分在体外模拟血脑屏障中有较高的透过率,其透过机制和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故其较高的血脑屏障透过率可以为清开灵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靶点寻求证据。李澎涛等提出清开灵有效组分对脑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中,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等产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其主要途径,其中胆酸的生物效应居主导地位,栀子苷、珍珠母水解液可能发挥了稳定受损神经元功能,降低代谢合成水平而增强神经元抵御缺氧能力的作用。张占军等提出精制清开灵各组分能通过多环节的综合作用不同程度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内皮细胞损伤,增加微血管灌流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还可通过阳抑黏附因子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严华等提出清开灵总方及有效组分黄芩甙、栀子甙可提高缺血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清开灵治疗中风病的机制在于清开灵总方及有效成分黄芩甙、栀子甙提高缺血损伤后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量,同时提示组成清开灵的多种有效成分作用的分子靶点存在差异。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中药经科学方法提取精制而成新型中药注射剂,对各种病因引起的意识障碍以及高热等具有显著疗效。经过多年临床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在清除自由基、降低脑脊液中内源性致热原、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降低中风面积、缩短昏迷时间及退热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付洛安等研究发现,醒脑静可缩短脑创伤后昏迷的时间,具有改善创伤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调节具有局部强力收缩血管作用的精氨酸加压素及血管紧张素Ⅱ的代谢,缓解损伤区的供血和供氧,增强神经细胞活性。张万增等提出醒脑静注射液有效成分易于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而发挥作用,能有效地抑制损伤区脑组织Na+、Ca2+及水含量的增高,清除病灶周围的氧自由基,降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减少组织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抗炎及增强组织耐缺氧能力,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平衡的作用,从而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在中风病的病机研究领域,热毒致病机制不同忽视。既有临床统计学资料,又有临床实践与实验室研究证明,因此,作为热毒致中风病学说,值得进一步做深入阐发与研究,而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