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临床进展 > 正文
  • 消疣益胃汤治疗疣状胃炎86例疗效观察

  •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1-05 09:09:00
  • 核心提示: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消疣益胃汤加减治疗疣状胃炎8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的单双数排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消疣益胃汤加减治疗疣状胃炎8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的单双数排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22~58岁,平均53.6岁;病程0.5~5年者52例,>5~10年者20例,10年以上者14例,平均8.6年;其中单纯疣状胃炎23例,合并胃或十二指肠溃疡21例,有胆汁反流者38例,萎缩性胃炎者11例。对照组82例,男45例,女37例;年龄24~62岁,平均52.8岁;病程O.5~5年48例,>5~10年21例,10年以上者13例,平均8.2年;其中单纯疣状胃炎25例,合并胃或十二指肠溃汤19例,有胆汁反流者35例,萎缩性胃炎者8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诊断符合1982年10月(重庆)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胃脘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吐酸,或口干、口苦,纳呆,腹部压痛。胃镜检查:胃黏膜有单个或多个圆形、类圆形呈血疹样或疣状隆起性病变,直径O.3~2.O cm不等,隆起中间似脐样凹陷,凹陷表面有灰白色分泌物覆盖,似浅糜烂或表面覆盖有血痂。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3.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消疣益胃汤治疗。药物组成:炒僵蚕15g,石菖蒲10g,乌梅10g,蒲公英30g,穿山甲10g,炒黄芩10g,大贝母10g,煅牡蛎12g,生薏苡仁30g,白芍15g。加减:恶心呕吐甚者加旋覆花10g、代赭石15g;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0g;吐酸多者加左金丸3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4g;湿热中阻者加栀子10g、黄连3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0g、茯苓10g;溃疡者加乌贼骨15g、白及10g。每日1剂,水煎2次,各取250mL混合,分2次服。

      对照组:给以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O.5 g,每日3次;铝碳酸镁1g,每日3次,连用45d。

      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1年后观察复发情况。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物,饮食清淡、戒烟酒及煎炸辛辣之品。

      4.临床疗效

      4.1疗效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自觉症状消失,胃镜复查疣状结节消失,胃黏膜形态恢复正常,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达轻度;显效:临床自觉症状消失或不明显,胃镜复查疣状结节消失2/3以上,胃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临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疣状结节消失l/2以上;无效:临床自觉症状及胃镜复查情况达不到有效标准者。

      4.2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62例,1年后复发6例(9.68%),胃镜示溃疡愈合18例(85.71%);对照组临床痊愈17例,1年后复发8例(47.06%),胃镜示溃疡愈合16例(84.21%)。详见表1。

    表1 2组疣状胃炎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86   62(72.09) 14(16.28)  6(6.98)  4(4.65)  82(95.35)

    对照组  82   17(20.73) 23(28.05) 25(30.49)17(20.73) 65(79.27)

      5.讨论

      疣状胃炎为临床常见病,一般病较长,迁延难愈,病因尚不清楚,多数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高胃酸、幽门功能紊乱等多种损害因素相关,西医多采用制酸剂及胃黏膜保护剂为主治疗。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本病多因长久的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导致脾胃功能紊乱,中焦失于和降,以致脾虚气滞,久而化热,酿湿生痰,痰阻经络,瘀而成结。因此,中焦郁热、痰瘀互结是其根本病机。自拟消疣益胃汤中,僵蚕性味成平而辛,能化痰散结、软坚消疣:蒲公英、生薏苡仁、黄芩能清热解毒,促进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的消退;乌梅对消化道息肉有较好疗效,《神农本草经》谓其“下气,除热烦满……蚀恶内”;石菖蒲能逐痰消积,开胃和中;大贝母、煅牡蛎合用既能清热制酸,消炎护膜,又可化痰散结、消疣和中;穿山甲、白芍能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和中、逐痰祛瘀、散结消疣之功,故治疗疣状胃炎取得较好近期疗效,可显著降低其复发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