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habitual abortion,HA),又称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lISA),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0.4%~0.8%。本病发病原因复杂,近代生殖免疫研究表明,约50%~80%的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是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与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关系。治疗方面,西医促使EmAb的阳性转阴治疗主要采用短期阴茎套隔绝疗法和免疫抑制剂疗法,一般治愈率在10%。30%之间。本病属于中医学“滑胎”范畴,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病因和治疗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合理运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取得较好疗效。
l病因病机中医学对EMAb无直接论述。
中医学认为,妊娠有赖于肾气充盛,天癸泌至,和于阴阳,冲任相资;若母体气血虚弱、血热、先天不足或孕后房事不节,导致肾气虚弱,而冲任二脉根于肾,肾虚冲任失和而胎元不固,故而滑胎;同时,胎元的健固尚需肾、脾、肝三脏功能协调一致,即肾以系胎、气以载胎、血以萌胎。现代医家通过对免疫性习惯性流产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后,在认识上多认为本病与肾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炎或内膜异位症时,内膜组织可转化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合成EMAb,EMAb和子宫内膜抗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子宫内膜中,通过激活补体引起子宫内膜免疫性病理损伤,直接影响子宫内膜腺体功能,导致营养胚胎的糖原等分泌不足,干扰胎盘、胎儿的生长,导致流产。
2治疗方法
2.1辨证分型治疗
王惠荣在“寿胎丸”方药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味施治:肾阳虚加补骨脂、杜仲、人参、白术、黄芪;肾阴虚加山萸肉、麦门冬、太子参、地骨皮;气虚加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升麻、柴胡;血虚加熟地黄、鸡血藤、炒白芍、人参、黄芪、白术。治疗习惯性流产患者66例,1个疗程治愈38例(58%),2个疗程治愈26例(39%),无效2例(3%)。朱氏将其分为3型论治,气虚血瘀型用炙黄芪、炒白术、怀山药、益母草、泽兰、鸡血藤、当归、杜仲;气滞血瘀型用炒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柴胡、香附、郁金;热蕴血瘀型用炒黄芩、生地黄、牡丹皮炭、赤芍、丹参、益母草、郁金、怀山药、生甘草。3型共60例,有效55例,总有效率91.7%。余调忠_8JI临床采用补气养阴、理气清热施治原则。采用中药治疗 EMAb、AsAb(抗精子抗体)阳性反复流产患者,对照组给予西药(泼尼松);治疗组给予炙黄芪
2.2专方用药
蒋佩茹、侯巧新用中草药抑抗汤(主要成份:丹参
3小结
近年来许多医家对EMAb免疫性习惯性流产进行了一些研究和临床观察。在病因病机方面,多数研负者多倾向于“肾虚为本,气血失调,损伤冲任”的观点。治疗上大多医家是从脾肾人手进行调治,实验研究衰明,补肾药都有调节内分泌作用,部分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健脾药能激发和促进细胞免疫,故补肾药和健脾药成为近年来防治自然流产的首选中药。曲秀芬教授多年来临床发现,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病例确实存在程度不同的肾虚、肾精亏虚,甚至肾阳不足。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故本病根本在于命火虚衰,故治疗应着重调理肾的阴阳平衡。治疗上,我院王秀霞教授运用自拟内障丸配合避孕套隔绝疗法,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滑胎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由此,曲秀芬教授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将内障丸运用到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滑胎患者的治疗中,临床也取得了满意疗效,我们目前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内障丸中采用了多味血肉有情之品,大补元阴元阳,以填精益髓,补肾壮阳,又佐以补气健脾药而达到从补后天养先天,从而达治疗目的。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内障丸中所采用的补肾之品,不仅可以调节肾的阴阳平衡,还可以通过整体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已被削损的免疫稳定功能,消除有害的免疫产物,促使EmAb转阴,最终达到提高妊娠成功率的目的。大量的临床观察也证实,合理运用中医中药不仅可以填补免疫性习惯性流产治疗方面的空缺,还可以通过补肾固本,使健康生殖的内环境进一步完善,以利于优生优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