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解放军四五八医院日前引进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抗肝癌放射性药物──利卡汀,首次在华南地区用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现有两名广东省患者首次实施临床治疗,经仪器扫描显示,药品在患者的肝臟浓聚最高,没有呕吐等副作用。
广东是肝癌大省
广东省抗癌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辉说,广东是肝癌大省,目前,全省肝癌患者近八千万人,每年新发病患者一万六千人。加上广东亦是肝炎大省,三分之一的肝癌患者都是由肝硬化恶化而来,令肝癌患者越来越多,但至今仍没有明显数据显示治疗有效,特別是中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不到半年时间。注射利卡汀可能適合由於肝硬化严重等原因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有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解放军肝病研究所副所长余宙耀表示,中国每年有九至十万人死於肝癌,確诊后平均六个月存活率不到五成,一年存活率二成四,五年存活率仅五个百分点。根治性切除术后五年復发率高达八成,小肝癌术后存活率也达四至六成。
余宙耀说,该药由第四军医大学研发,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靶向」药物,上面带有標记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碘131通过发射β射线对「不可见」的肝癌细胞进行强力杀伤。在临床中,医生通过导管將利卡汀直接注射入肝癌供应动脉,主要浓聚於肝癌组织及肝组织中,並保证肝癌所在区域有更高的浓度,与肝癌细胞更多的结合和更大的杀伤力。
防止復发和转移
注射利卡汀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追杀」癌变细胞,起到「封杀+追杀」的作用,从而阻断了癌变细胞的对外「迁徙」,且不伤害正常细胞。由於利卡汀的靶向性,肝癌细胞跑到哪里,利卡汀就追到哪里,对已经转移或逃逸的肝癌细胞起到追杀作用。如肝癌转移到肺部、脑部,利卡汀就可经过血液循环,与转移的癌细胞进行结合,並起杀伤作用,防止常规治疗后的復发和转移,这是其他任何药物都无法比擬。
临床注射副作用小余宙耀说,据主要研究者介绍,从2001年6月到2003年12月,四家医院开展的两期临床试验结果,一周期临床有效率为16%,临床控制率为80%,两星期临床有效率27%,临床控制率为86%;中晚期肝癌患者两年生存率为42%,32个月的生存期为31%。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注射利卡汀只需在患者股动脉开一个米粒大小的创口;与介入化疗相比,注射利卡汀后引起的呕吐、脱髮等副作用较小。
须防辐射 费用高昂中国抗癌协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罗鹏飞教授表示,注射一支利卡汀,「靶向」治疗就像「长了眼睛」。但注射一针不能消灭癌细胞,起码要注射二至三次。据悉,注射一针费用达2.88万元。
由於应用防辐射要求高,该院已经启动了价值三十万元的专业防辐射病房,医生、护士也要穿防辐射特殊服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