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细菌性痢疾

  • 来源:中药网 作者: 时间:2007-11-09 14:33:56
  • 核心提示: 本病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弥慢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切性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继而转为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全身不适等
        本病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以结肠弥慢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切性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继而转为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轻者仅有低热、腹痛、腹泻,大便1日3-5次,少有粘液,里急后重不明显;重者可见血压低、四肢厥冷,脱水等症状,若在腹泻前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称为中毒性菌痢,以儿童为多见。治疗不当或抗病机能低下,腹泻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及带茵者,病菌由大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蝇和用具经口传染。
        本病诊断依据在流行季节,有饮食不洁史,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粪便检查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粪便培养找到痢疾杆菌。对慢性菌痢可作乙状结肠镜检和X线钡剂检查以资鉴别。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补液、解痉、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
        本病属于中医“痢疾”范畴。中医学认为饮食不洁,过食生冷肥甘,脾胃受损,湿热疫毒之邪乘机侵入胃肠,腑气壅阻,传导失司,气血凝滞,化为脓血,故见腹痛、腹泻,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若热毒炽盛,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为疫毒痢;若浊气上攻,胃失和降而成噤口痢;迁延日久,正虚邪恶,时发时止则为休息痢;痢久脾肾阳虚,湿从寒化,可又转为虚寒痢。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469例,全部治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