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瞬间闪现的中风信号

  • 来源:求医问药 作者:肖祥云 时间:2007-11-09 09:05:38
  • 核心提示: 中风分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种类型,其危甚大。重者丧命,轻则致残,且发病急骤,难以测。好在凡事都有先兆,中风也不例外。人们如能提高警惕,见微知著,尽早发觉一些具有特征的信号,就能抓住机遇,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阻止中风的发生。

        中风分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种类型,其危甚大。重者丧命,轻则致残,且发病急骤,难以测。好在凡事都有先兆,中风也不例外。人们如能提高警惕,见微知著,尽早发觉一些具有特征的信号,就能抓住机遇,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阻止中风的发生。头痛:其程度比较剧烈,部位可在颞部、后枕部及全头部,并由间断性转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是脑部动脉内压突然升高,血管壁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甚至是脑动脉瘤发生小的裂缝、少量出血而引起。眩晕:突然发现天旋地转,房子、家具甚至自己的躯体都在转动。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步履蹒跚,抬脚费力,甚至失去平衡摔倒于平地。这种现象为时很短,仅有几秒钟或几分钟,很少超过1分钟,然后消失。这是由于脑干、小脑部位缺血影响了与平衡有关的区域所致。

    单眼失明:一只眼睛忽然视物不清楚,或视物成双影。眼前有黑点,甚至看不见东西,在很短时间内即恢复正常。这在医学上称单眼一过性黑朦,是脑部血管严重硬化变窄导致眼球视网膜缺血的征象。

        嗜睡:人感到非常疲倦,觉睡不够,就连白天也是睡意深沉。专家们曾观察多例  无明显原因而困乏嗜睡的中老年人,其中    约有34者在半年之内发生了中风 

        哈欠频作: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加大,脑部供血、供氧充足,令人精神振奋,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无原因而出现哈欠频作,便是病态反应。有学者调查,约有70%的中风病人,在发病前1周左右,曾出现过不分时间、地点、场合而情不自禁地频打哈欠的迹象。

        刮胡症:在刮剃胡须头转向一侧时,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刮胡工具落地,有时还伴有讲话不清,过1-2分钟后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转头时扭曲了已经硬化了的颈动脉,导致颅内供血不足,引发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尽管恢复很快,但预示着中风随时随地可能会发生。

      .舌根发硬: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楚,查看舌头并无红肿现象。

    这是因为血管硬化,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粘稠度增高,使舌静脉循环不畅,代谢物质淤积,进而刺激舌神经所致。

        鼻出血:当血压不断升高时,已硬化变脆的鼻血管不能承受压力,可发生破裂出血。鼻部血管的这种状况,说明脑部血管也有类似变化。大量病例证实,高血压病人反复鼻出血后l6个月,约有半数的人发生出血性中风.   

        呛咳:专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喝水或进食中,出现呛咳,也是发生中风的迹象。这是由于大脑缺血使吞咽神经中枢受到影响,导致咽部感觉丧失、反射失调,使得水及食物误入气管。

        一侧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手臂、指头麻木,特别是无名指麻木;耳鸣,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嘴歪斜合不拢、流口水。这些都是颅内动脉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的表现。

        上述种种中风先兆,大都在瞬间闪现。有的可反复发作,习惯上称为小中风。如果有以上情况出现,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避免过分紧张,就地休息,与救护中心联系或去医院做系统检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