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如何防止大肠腺瘤发生癌变

  • 来源:求医问药 作者:杨锋 时间:2007-11-09 08:15:57
  • 核心提示:大肠息肉,就是从肠黏膜表面向肠腔内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隆起性病变。早在1982年,我国大肠癌协作组就将大肠息肉分为新生物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等类型。在临床上,尤以新生物性大肠息肉最为多见。新

    大肠息肉,就是从肠黏膜表面向肠腔内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隆起性病变。早在1982年,我国大肠癌协作组就将大肠息肉分为新生物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等类型。在临床上,尤以新生物性大肠息肉最为多见。新生物性大肠息肉又叫做大肠腺瘤,它分为单发性腺瘤和多发性腺瘤。该病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从病理上看,大肠腺瘤可分为管状腺瘤(约占75)、绒毛状腺瘤(约占1 5)和管状绒毛状腺瘤(约占10)。从外观上看,大肠腺瘤有的有蒂,有的无蒂。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腺瘤的发生率和癌变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肠腺瘤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仅为4-48%,而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则高达30-40%。研究发现,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人们在出生时并没有长大肠息肉,多数患者都是在1 5岁左右开始长大肠息肉的,其大小如黄豆,常密集排列成串状或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肠息肉患者的息肉数量会逐渐增多,严重时其息肉的数量可多达数十个到数百个,从患者的口腔一直分布到直肠肛管。一般来说,大肠腺瘤本身为良性病变,其生长缓慢,发生癌变的几率与患者的年龄和大肠腺瘤的大小呈正相关。直径小于1厘米的大肠腺瘤,其癌变率不超过3%;直径为12厘米的大肠腺瘤,其癌变率为21%一111%:直径大于2厘米的大肠腺瘤,其癌变率为87%一50%。此外,大肠腺瘤能否癌变与其所处的部位也有一定的关系,通常,位于左半结肠处的大肠腺瘤比较容易癌变。

        那么,如何防止大肠腺瘤发生癌变呢?

        1。对大肠腺瘤要及早地进行确诊和治疗:大肠腺瘤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

    表现。但随着息肉数量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患者常常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或黏液以及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少数大肠腺瘤患者还可发生肠梗阻或肠套叠。因此,对疑似大肠腺瘤的患者必须做双重对比气钡灌肠×线检查和纤维肠镜检查,同时还要对病变部位做病理活检。一旦患者被确诊患有大肠腺瘤,则应根据其腺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腺瘤上是否有蒂,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小于1厘米的大肠腺瘤,可采用内镜下活检钳凝切法,或电凝器灼除法,或圈套凝切法等进行治疗。对大于2厘米的绒毛状宽基底的大肠腺瘤,则需进行开腹手术治疗。但不管采取了何种治疗方法,都要对切除的标本做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部位是否发生了癌变。此外,大肠腺瘤患者在切除病变部位后要定期进行复查,开始可每年复查一次,以后可适当地延长复查间隔的时间。

        2.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肠腺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作息有时,避免过劳;②饮食结构要均衡合理,应少吃肥肉、洋快餐、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还要戒烟限酒,这样既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有害废物对肠道的损伤;③要坚持参加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癌能力。

        3.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一旦被确诊患有大肠腺瘤,千万不可谈“瘤”色变,甚至忧心忡忡。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大肠腺瘤都会发生癌变的,即便患者患有容易癌变类型的大肠腺瘤,但只要能及时地将病变部位切除,并注重加强自我保健,也完全可以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