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客座教授陈阳表示,目前可以生吃的鱼类基本上都属于深海鱼,因为海水流动性大且含盐量高,其本身具有杀菌作用,鱼类受到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很小。上述这名台湾男子感染的广节裂头绦虫,大多寄生在淡水鱼身上,这种绦虫的幼虫潜藏在鱼肉中,肉眼看不到,它可在人体肠道内吸收维生素B12等生成血红细胞的营养素,造成人体维生素B12严重缺乏,进而导致贫血。过去这类感染多在欧洲、北美等地区,主要原因就是吃了腌制或烹煮不完全的鲑鱼、鲈鱼等淡水鱼。
我国卫生部门早已证实,在螺类、淡水鱼、部分深海鱼、山珍中均携带不同的寄生虫,原则上都不应生吃。鲈鱼等淡水鱼本来就容易受到寄生虫感染,最好不要生吃。河蟹、河虾等河鲜产品,所携带的细菌病毒也很多,生吃、腌吃或醉吃的话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因为只吃一次也有可能“中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