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降转氨酶 先找对“病根儿”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黄显斌 时间:2007-10-31 10:24:20
  • 核心提示: 山西阳泉的李女士两年前查体发现转氨酶高,当地医生怀疑她感染了乙肝或丙肝,但先后去过多家医院检查,乙肝、丙肝指标均为阴性,医生就为她进行降转氨酶治疗。两年来,共花费4万多元的诊疗费用,但转氨酶依旧是高的。今年年初,
     山西阳泉的李女士两年前查体发现转氨酶高,当地医生怀疑她感染了乙肝或
    丙肝,但先后去过多家医院检查,乙肝、丙肝指标均为阴性,医生就为她进行降
    转氨酶治疗。两年来,共花费4万多元的诊疗费用,但转氨酶依旧是高的。今年
    年初,李女士来到解放军302医院求治,该院专家为李女士做了肝穿刺检查,确
    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随即为李女士制定了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保肝降酶为
    辅的治疗方案。李女士的转氨酶很快降至正常,几个月来再也没有波动过。
      其实,现实生活中确有相当多的病人转氨酶反复异常,居高不下,虽几经治
    疗,但疗效始终不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
    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士敬博士。
      ■转氨酶高首先想到肝胆病
      刘士敬指出,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要想解决好转氨酶长期居高
    不下的难题,首先要查出原因,之后才好对症下药。他介绍说,引起转氨酶升高
    的主要原因是肝胆疾病:首先是肝脏的疾患,特别是各型病毒型肝炎、肝硬变、
    肝脓肿、肝结核、肝癌、脂肪肝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药源性或
    中毒性肝损害,以及药物过敏等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并常伴有淤胆型黄疸。其
    次,因为转氨酶是从胆管排泄的,因此如果有胆管、胆囊及胰腺疾患,以及胆管
    阻塞,也可使转氨酶升高。
      另外,除肝胆外,体内其他脏器组织如心、肾、肺、脑、睾丸、肌肉也都含
    有转氨酶,因此发生心肌炎、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乙型脑炎、多发
    性肌炎等疾病时,亦均可见血中转氨酶升高。正常妊娠、妊娠中毒症、妊娠急性
    脂肪肝等也是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剧烈运动后亦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酶降不下常因未针对根本
      刘士敬说,转氨酶反复升高的患者几经治疗,如果病因找到了,但疗效仍不
    佳,就需要找找治疗不当或不彻底的问题了。转氨酶反复升高是一种征兆和表现
    形式,背后隐藏着“本质”性疾病,如果治疗时仅仅考虑降酶,而忽略治疗疾病
    的根本,那就是只顾治标,不治本,疗效自然不会很好。例如,慢性乙肝造成的
    转氨酶居高不下,其祸根在于乙肝病毒无休止的复制、机体免疫机制的紊乱。因
    此,治疗乙肝转氨酶升高必须抗病毒、降酶“双管齐下”。如果一味使用降酶药
    物,治标而不治本,转氨酶可以得到暂时控制,但一旦停药,转氨酶往往再次升
    高,这种“反弹”现象在临床极为常见。要想使乙肝转氨酶得到彻底控制,抑制
    和消灭乙肝病毒才是根本性举措,降酶只是权宜之计。再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患
    者,需要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和降酶药物,才能将转氨酶稳定在正常状态。
      ■降酶药物不可滥用
      还有一部分患者转氨酶总是降不下来,是因为没有选择正确、有效的降酶药
    物所致。
      刘士敬提醒,目前,各种保肝降酶药物种类繁多,而真正有效的保肝降酶药
    物却为数不多,在治疗过程中千万不可滥用。他建议,患者在治疗和用药过程中
    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选择正确、有效的保肝降酶药物。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转氨酶升高,
    有效的药物主要是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一般选择含有五味子丙素、甘草酸、
    齐墩果酸、水飞蓟素等化学成分的药物。只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以上
    降酶药物,转氨酶都可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降酶治疗效果持久稳定。
      第二,疗程一定要保证。当降酶药物使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应逐渐减少降酶
    药物的用量,切忌突然停药。使用降酶药物的疗程应在1年以上,即便是肝功已
    经正常,也要维持最低水平的巩固治疗量。例如,使用静脉点滴甘利欣降酶,肝
    功正常后,可将每日输液改为隔日输液,之后隔两日输一次。
       (黄显斌)
      ▲相关链接
      ◇转氨酶升高说明什么
      肝功检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转氨酶,通常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两项。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原浆的可溶部
    分,肝细胞发生炎症病变时,引起细胞肿胀、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等,均
    可使谷丙转氨酶释放于血液循环中,使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增高。谷草转氨酶主要
    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当肝脏发生严重坏死或破坏时,才能引起谷草转氨酶的
    显著升高。
      两项转氨酶的正常值都为40国际单位以下,超过40个国际单位就可确认为肝
    功异常。根据肝炎诊断标准,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按照轻、
    中、重度划分,如果谷丙转氨酶为40~120单位/升,称为轻度乙肝;谷丙转氨酶
    120~400单位/升,称为中度乙肝;谷丙转氨酶大于400单位/升,称为重度乙肝。
    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的大小在判定病情发展程度时也有重要意义。一般
    来说,病程短、肝细胞实质损害轻、预后较好者,通常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显
    著,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值大于1.5;病程长、慢性化程度高、肝细胞实质
    损害重、预后较差者,通常表现为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
    酶小于1.0。一般情况下,早期肝硬化及肝硬化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
    值均在1.0以下。慢性肝炎患者转氨酶数值总是居高不下,反映肝细胞炎症始终
    未停止,肝细胞肿胀、坏死持续存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