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学科研工作者对冠心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日臻完善。最早人们主要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心肌酶学检查和心电图特征来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供血不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学科研工作者对冠心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诊
断冠心病的方法日臻完善。最早人们主要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心肌酶学检查和心电图特征来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近年
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如放射性核素、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
影、心血池显像等已被用于冠心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症状和体征。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根据心绞
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特点和伴随症状、体征,
便可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可以说,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
梗死的诊断至关重要。
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他诊
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
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都
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当然,心电
图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试验。许多患者尽管冠状动脉
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经下降,但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仍可维持正常,无
心肌缺血表现,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为“揭示”减少或相对固定的血流量,可
通过运动或其他方法,给心脏以负荷,进而证实心肌缺血的存在。运动试验对于
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动态心电图这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
态下变化情况的心电图检查方法。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
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的心动周期
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对提
高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很有
意义。
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
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如果结合运动试验再显
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
以及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
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
①进行了内科治疗,但心绞痛仍较重者;②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心脏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
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等
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
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
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
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
心功能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