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走出高血压治疗的六个误区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7-10-31 09:08:30
  • 核心提示: 高血压是多种病残的直接原因,但若能正确防治,可使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夏云峰告诉笔者,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在重视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多种病残的直接原因,但若能正确防治,可使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夏云峰告诉笔者,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
    疾病,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在重视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
    疗。然而,目前不少人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影响了血压的有效控制。
      误区一:明知有病,不愿吃药 有些病人虽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自觉没
    有什么特别难受的症状,或对吃药感到厌烦,或担心吃药“上瘾”,或担心药物
    会有副作用而拒绝服用降压药,使得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夏云峰说,控制
    血压的目的是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防止心脑血管意外、肾病等高血压并发
    症的发生。血压在150/90mmHg左右、血压轻度偏高的患者可以先不吃药,通过改
    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控;但如果观察3~6个月后,血压仍控制不好,就必须用药
    物控制。而血压高于150/90mmHg的患者,必须用药物控制血压。长期的临床实践
    证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
    药,应该是安全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药物治疗。
      误区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
    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其实,这些
    做法都是很不科学的。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有研
    究证实,血压经常波动对人体危害很大,甚至比轻、中度高血压本身的危害还要
    大。需要指出的是,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没有任何办
    法和任何一种药物能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需要终生用药物控制。在目标血压达
    到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切忌自觉症状良好
    后便突然停药。
      误区三:跟着别人的经验用药 据夏云峰介绍,在门诊可以经常看到一家多个
    高血压患者吃同样药的情况,结果有的血压控制较好,而有的控制不好。还有些
    高血压病人不到医院去看医生,而是跟着别人的经验自己到药店买降压药。实际
    上,一方面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分型很多,每个人因年龄不同、自身高危因素
    不同、合并性疾病不同,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另一
    方面目前的降压药品种很多,各种药的性能也各不相同。因此,高血压病人不能
    用同一个固定的模式服药,而应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如合并有脑血管疾
    病的,应首选钙通道拮抗剂;合并有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或尿蛋白的,应首选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合并有冠心病、劳力型心绞
    痛的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夏云峰说,高血压病人首先应到医院进行一些必要
    的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心电图以及一些生化和其他血压血管方面的检查。做
    这些检查的目的,是可以让医生正确地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整体现状,制定最合适
    的治疗方案。
      误区四:盲目追新、求贵 门诊常见有的病人点名要药,让医生开广告上推荐
    的新药,或者要“最好、最贵”的药。对此,夏云峰提示说,一是有些广告上说
    的所谓新药并不一定就新,许多药成分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厂家使用的商品名
    不同而已;二是广告上推荐的新药在治疗效果上不一定比临床上使用了多年的老
    药好,通过长时期临床验证的药更安全可靠;三是就算是新药效果好,它也有一
    定的适应人群。因此说,降压药和其他所有的药一样,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
    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些广告吹嘘某种药可以包治百病,甚至可以根治高血压,
    那纯粹是一种误导,患者千万不可轻信。
      误区五:来回换药 有不少病人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
    换去,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有的是降压心
    切,想立竿见影,吃药3天效果不明显就换药;有的是吃药后有不良反应,害怕
    副作用;也有的是受周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如前面说的,别人吃什么药自己也
    盲目跟着吃。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有的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作用比较温和,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要1~2周的时间,在此期
    间不要来回换药。有时候血压控制不理想不一定是药不对,也可能是剂量不对,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千万不可自作主张来回换药。
      误区六:恨病吃药,超量服用 由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血管腔也相应变细,血流减少,一般主张选用小剂量、较缓和的降压药,并在l
    周内每日观察药后血压变化的情况,最终选择一个最佳有效的维持量。老年人降
    压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对较高的血压已经适应,
    突然降得过低反而会引起不适,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
    低血压,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老年人用药一般主张用长效药,单一
    用药。如果单一用药血压控制不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配伍,联合采用不同
    作用机制的低剂量降压药物,使之优势互补,增加降压效果。但切忌自作主张过
    量用药或盲目地把几种降压药一起使用,这样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过快而
    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且,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反而可能降低治疗效果或增
    加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
       (张献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