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1998年提出关于RA发病的“Th1漂移”学说,并获得认可。对RA的大量研究也表明,RA患者外周全血和关节滑液中均有Th1/Th2型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等分泌异常,它们共同参与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破坏等病理过程。其中以Th1细胞因子占优势,所以,恢复体内Th1/Th2细胞平衡。已成为控制RA的一种新策略。
宣痹汤主要由防己、杏仁、滑石、栀子、薏苡仁、半夏等组成,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是治疗RA属湿热痹阻型的有效方剂。然而对于其作用机制此前并未见报道。
此次,周刚等人为揭示这一经典方剂的作用机制,利用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在大鼠身上成功复制出具有关节红肿、变形、小便黄、舌红等湿热痹证表现的模型。在进行动物实验时,研究人员将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复制组,模型复制组经成功复制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宣痹汤组;宣痹汤组灌胃给予宣痹汤3周,其他两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3周,其间测量非致炎足踝关节直径,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
实验结果显示,与宣痹汤组相比,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直径、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血清INFγ和IL-4水平、Th1所占比例以及Th1/Th2比值均显著下降,Th2所占比率显著上升;且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临床症状的改善与Th1/Th2比值降低具有相关性。
(傅俊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