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获得了显著成绩。年内全院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70项,其中97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4项,重大研究项目10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近60项,高层次项目占比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值得提出的是,200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4家医院承担的临床科研项目有显著增加,合计达52项,说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科研课题更加紧密地与临床结合起来,临床研究正在逐渐与基础研究、中药研究并驾齐驱,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研究的新的支柱。此外,通过反复遴选确定了132项自选课题,不仅使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有了更多承担课题的机会,也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在学科建设方面,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已经通过了验收,学科水平居领先地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工作也有显著进展,已申报了10个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2007年有近100个项目结题验收,其中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方案的研究、桂枝汤解热作用的系统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证候诊断及临床特征的研究、孙氏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规划化研究与应用、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的药效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中医内妇儿名词术语规范与审定的研究以及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机器标准规范的研究等等,都在课题的验收、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其中一些项目也已经获得了不同类别的科技奖励。2007年,全院共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李连达、肖培根院士荣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奖,院图书馆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多次召开高层次、多学科的中医药科学讨论会、研讨会和论坛。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200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授予硕士学位105人,博士学位57人。通过遴选,增列博士研究生导师4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3名。2007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57名,目前在校研究生总数477名。2007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100%。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对全国中医药重点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教育培养工作得到了评议组的肯定。启动了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也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肯定。
于文明副局长在讲话中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今后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吴仪副总理的讲话,增强中医药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二是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科学院变成中医药发展的龙头,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现在科学院的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自评估阶段的尾声,即将进行第二阶段的验收。希望专家们继续支持科学院的科技体制改革,继续发挥咨询作用。第三是要科学院进一步发挥三个委员会的作用,理清新形势下中医科学院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任务,抓住工作重点,把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工作落到实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