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多病之秋须少言多饮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新华 时间:2007-11-10 16:04:59
  • 核心提示: 秋季是一年中由热向冷的过渡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湿度偏小,“肃杀之气”易侵入机体,所以古人称秋季是个“多病”的时节。 这个季节。能少说话就少说两句,别老“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别小看了这一点,它也能防秋燥呢

        秋季是一年中由热向冷的过渡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湿度偏小,肃杀之气易侵入机体,所以古人称秋季是个多病的时节。

        这个季节。能少说话就少说两句,别老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别小看了这一点,它也能防秋燥呢。

        秋季因空气干冷易引发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秋季又是个易过敏的季节,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也比较多,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引发哮喘。避免秋燥应规律饮食:第一,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第二,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因为长期便秘,“火”发不出去,自然灼烧津液了。第三,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溢。第四,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寒凉食物有: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等等。

        秋风萧瑟,秋雨凄凉。的确,深秋肘节,红衰翠减,百花凋零。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忧愁缠心。有效预防或减轻“秋愁”这种不良情绪的办法就是起居要有规律。注意体育锻炼,同时要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和豆类等)。在情绪低落时,可适当饮些咖啡、绿茶,吃些香蕉、巧克力等,从而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境。秋雨连绵之时,晚上要增加光照,从而抑制褪黑激素分泌。

        多病之秋虽很恼人.但也绝不是无法防范。例如,可通过下述食疗来预防和治疗秋燥:百合50、蜂蜜30煎汤服;梨汁、生姜汁、萝h汁各50饮服;可通过保温理疗来预防胃病复发和加重:每晚睡觉之前,将自做的保温带(或用热水袋替代)放在胃部,时间为10—20分钟。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秋季要少食新鲜鱼虾,减少外出,尤其要少在枯草多的地方逗留。

        当然,预防秋季病症.最主要的还是要注意自我保健,积极防治慢性疾病,做到无病可发:平时衣食住行要合乎健康要求,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对气侯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