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教育之窗 > 正文
  • 齿宜常叩 津宜常咽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沈晓东 时间:2007-11-10 15:41:34
  • 核心提示: “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养生方》中的一句养生诀。别小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小贴士.常做常新,还真可以免医少药,给自身健康带来更多的自信。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牙齿完坚

        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养生方》中的一句养生诀。别小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小贴士.常做常新,还真可以免医少药,给自身健康带来更多的自信。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牙齿完坚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也是很多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的原因。有一套自我口腔按摩运动,简便易行.功效卓著,历来被养生家所推崇的,称之日:叩齿、搅海、鼓漱、咽津。

      朝暮叩齿三十六

      七老八十不落牙

        什么是叩齿呢?就是牙齿上下空咬,使上下牙齿有节律的叩击。此法简便易行,无痛苦,随时随地都可做。实践证明,经常性叩齿,可以缓解牙痛,坚固牙床,延缓牙齿脱落。并有助于消化。唐代大医学家孙恩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

    齿即牢密”。《陆地仙经》记载说:“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永无虫牙之患。”

        怎么做叩齿呢?首先精神放松。或闭目调神,然后口唇轻闭,有节奏的叩击上下牙.先叩两侧大牙36次,再叩门齿36次,每日3次。在上下齿叩击时,轻重快慢要适中,不要使劲,频率无需太快,可以轻重交替,节奏有致,以轻松自然为原则。叩齿是一种简易的健身法,须长期坚持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医脏腑理论认为,齿为骨之余肾藏精,主骨生髓。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部分,叩齿能够强肾壮骨。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促进牙齿周围组织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故能强壮牙齿,从而减少龋齿等牙病的发生。若坚持经常叩齿,面颊部还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齿也不易松动、脱落。另外,叩齿时对大脑也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对提高听力、预防耳鸣都有一定作用。

      日咽唾液三百口

      使你活到九十九

        叩完牙齿后,要做搅海,就是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来回搅动,顺时针9次。逆时针9次,当感觉口中有唾液分泌时,不要马上咽下。继续搅动,待唾液满口(刚开始做时,可能唾液不多,久久练习就会增多),用口中的唾液漱口(也叫鼓漱)36次。最后将唾液分三小口慢慢咽下,感觉汩汩有声,一直滋润到下腹部。此套养生法可以在早晨起床后、午饭后、睡觉前各做一次,每次做三分钟左右,站立、坐着均可。   

        传统医学指出:肾之液在唾。唾液是人体水液的精华,精气所化,被誉为金津玉液,具有强肾益脑之功效。现代医学也证实,唾液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致病菌,有助于健齿和消化;唾液中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唾液能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的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最新一些研究还表明,唾液有很强的防癌效果!难怪动物受伤了,都习惯用舌头去舔创口。   

        搅海也是活动舌头的良好运动。中医讲,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心火旺的就会口舌生疮,而搅海可以清心火,使心火和肾水交融.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

        经验证明,经常叩齿咽津,不仅改善牙周口腔的健康状况,使牙齿变得更坚固洁白;还可以大大改善消化机能,预防慢性消化性疾病;同时有助于益肾填精,滋养脏腑。叩齿、搅海、鼓漱、咽津的动作锻炼了头面部的肌肉群,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使面部红润有光泽。美国洛杉矶神经科医学中心主任福克斯发现,每天咀嚼口香糖1015分钟,有助于美容,连续几个星期,还能使面部皱纹有所减少,。肤色红润有光泽。这正是异曲同工之妙呀!据说,长期的叩齿咽津,能防治和减少皮肤皱纹、暗疮、黄褐斑及雀斑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